[发明专利]利用神经网络的电路设计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531.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81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27 | 分类号: | G06F30/327;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神经网络 电路设计 方法 装置 以及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电路设计方法,可以应用电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神经网络,目标神经网络包括M个子网络。每个子网络包括一个输出节点、与输出节点连接的输入节点、以及输出节点和输入节点之间的权重集合,权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权重。根据M个子网络得到M个子电路。具体地,每个子电路的类型是根据每个子网络中的权重集合确定的,M个子电路和M个子网络一一对应,M个子电路用于连接得到逻辑电路。本申请通过在训练过程中设定误差,可以得到精准逻辑电路或近似逻辑电路,增加了获取逻辑电路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利用神经网络的电路设计方法,装置以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电路设计需要对逻辑关系进行简化。在早期的电路设计中,可以通过卡诺图对真值表进行处理,得到简化的逻辑关系。具体的简化方式是合并卡诺图中的相邻最小项。
然而,随着变量的增加,可以合并的最小项将不会出现在卡诺图中的相邻位置,从而增加了电路设计的难度。并且,图形表示的卡诺图不利于算法的导出。因此,可以采用奎因-麦克拉斯基算法帮助进行电路设计。奎因-麦克拉斯基算法是最小化布尔函数的一种方法。它在功能上等同于卡诺图,但是它具有文字表格的形式,因此它更适合用于电子设计自动化算法的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奎因-麦克拉斯算法或卡诺图只能实现精准逻辑电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电路设计方法,通过设定训练过程中的误差,可以得到精准逻辑电路或近似逻辑电路。因此,增加了获取逻辑电路的灵活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电路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目标神经网络,目标神经网络包括M个子网络,M为大于0的整数。每个子网络包括一个输出节点、与输出节点连接的输入节点、以及输出节点和输入节点之间的权重集合,权重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权重。其中,输入节点用于为输出节点提供输入值。然后,根据M个子网络得到M个子电路。具体地,每个子电路的类型是根据每个子网络中的权重集合确定的,M个子电路和M个子网络一一对应,M个子电路用于连接得到逻辑电路。当M等于1时,子电路即为逻辑电路。当M大于1时,M个子电路中的某些子电路的输出作为某些子电路的输入,从而连接得到逻辑电路。
在本申请中,逻辑电路是根据目标神经网络得到的,目标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训练初始神经网络得到。通过设定训练过程中的误差,可以得到精准神经网络或近似神经网络。通过精准神经网络可以得到精准逻辑电路,通过近似神经网络可以得到近似逻辑电路。因此,增加了获取逻辑电路的灵活性。并且,通过权重集合确定子电路的类型,则子电路可以不包括执行权重集合和输入值相乘的乘法器,进而简化逻辑电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式中,子电路的类型包括与电路,非电路,或电路,与非电路,或非电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式中,与输出节点连接的输入节点的数量为1或2。其中,最小门电路单元一般包括1个或2个输入值,以及1个输出值,例如与电路,或电路,非电路。若一个电路包括2个以上的输入值,则该电路可以理解为多个最小门电路单元的集合。并且,集合中包括的最小门电路单元的类型,数量,组合方式都和输入值的数量相关。因此,在输入值的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建立多输入值的子网络(2个以上输入值的子网络)和电路的映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即需要存储较多的映射关系将多输入值的子网络转化为子电路。为此,本申请限定子网络的输入节点的数量为1或2,从而方便建立子网络和子电路的映射关系。因此,本申请可以简化自动化算法,提高获取逻辑电路的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选方式中,子电路的类型还包括同或电路,异或电路,固定电平电路,直通电路。其中,当子电路的类型越多,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一般越快。在与输出节点连接的输入节点的数量为1或2时,本申请限定子电路包括所有可能的类型,可以提高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提高获取逻辑电路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