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及其无顶升更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3426.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吴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36 | 分类号: | E04B1/36;E04B1/98;E04H9/02;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支座 及其 无顶升 更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及其无顶升更换方法,其包括隔震橡胶支座,分别设于隔震橡胶支座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以及连接件,无顶升更换方法,隔震支座位于下支墩和上支墩之间,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结构设计计算;b.支撑系统设计计算;c.支撑系统就位;d.剔除锚固范围内下支墩混凝土;e.旧隔震支座移除;f.预埋件安装固定;g.在下支墩上支模浇筑混凝土;h.安装新隔震支座;i.拆除支撑系统。用重新浇筑下支墩结合隔震支座预压缩的组合方案获取了隔震支座更换空间,结构设计计算比顶升更换方式更为简单,采用的更换设备更为简单,隔震支座的更换难度及成本大幅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定建筑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及其无顶升更换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隔震层来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响应;同时隔震层具有较高的耗能能力,来耗散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截至2019年,我国已建成投入使用的隔震建筑体量已经超过了6000栋。隔震建筑运用的产品包括: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NR)、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弹性滑板支座(ESB)、摩擦摆隔震支座等。
隔震建筑日常维护过程中可能要面临隔震支座更换的难题,隔震支座更换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1)隔震建筑多建于高设防烈度区域,在建筑物使用年限内发生地震的概率较高,当隔震建筑经历大震后,支座产生不可接受的变形、损坏或者不再适宜承载等情况时,需要进行支座更换;
(2)超长结构采用隔震技术时,温度应力会造成支座侧向变形。当变形量超出许可范围且没有其他方法消除影响时,也需要对支座进行更换;
(3)早期隔震技术发展不成熟时兴建的隔震建筑,后期进行功能升级、改造的情况,需要对隔震支座进行更换。
(4)隔震支座超出设计使用年限后,出现严重老化、性能衰减的情况,需要对支座进行更换。
(5)隔震支座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同样要对支座进行更换。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项目中,隔震支座供应商提供的支座由于内部橡胶欠硫化,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夹层橡胶被挤出,这样的支座不仅不具备隔震功能,其竖向承载也极具风险,因此必须进行更换。
现有的隔震支座更换技术通常采用顶升(同步顶升、异步顶升)技术,抬高所需更换支座部位的结构高度,以获得隔震支座更换的空间。从支座更换的建筑结构设计、顶升系统设计、结构加固设计、顶升控制、结构健康监测、支座更换等过程都极其复杂,且更换的费用高昂,稍有计算失误或者操作失误容易对建筑结构产生损伤,如结构构件开裂、失稳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顶升即可完成隔震支座更换的建筑隔震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隔震支座,其包括隔震橡胶支座、分别设于所述隔震橡胶支座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周面上设有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或者所述上连接板上端面和所述下连接板的下端面上设有贯通且一一对应的沉孔,所述隔震支座还包括连接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的连接孔上或连接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的沉孔上用于将隔震橡胶支座压缩的连接件。
优化的,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上设置连接孔时,所述连接件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孔内的固定螺栓以及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的固定螺栓上的固定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4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