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工程柴油机烟气排放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2804.9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4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苏辉;谭可可;谢晓云;涂江峰;孙海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P3/00;F01P7/14;F28C1/14;F28F25/0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董雪;刘宝山 |
地址: | 10001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柴油机 烟气 排放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柴油机烟气排放控制系统,包括柴油机和调温水库,柴油机与柴油机用冷却塔相连,柴油机的烟气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第一换热器与烟气喷淋塔相连,第一换热器可对烟气进行初步降温,烟气喷淋塔对烟气进行二次降温并消烟然后排出工程外;调温水库的两侧分别为低温层和高温层,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第二换热器与调温水库的低温层相连,第二换热器为烟气喷淋塔提供冷却水保障;调温水库与第三换热器相连,第三换热器与排热用冷却塔相连,排热用冷却塔通过第三换热器将调温水库高温层内的热水降温制成冷水存储至调温水库低温层内。本发明将柴油机排热过程和制冷过程利用调温水库作为中间蓄存环节实现了相对独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工程柴油机烟气排放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类型丰富、情况复杂,因此地下工程在我国工程建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在铁路、水利、矿业、军事、公路、地铁、海底隧道、住宅等领域。地下工程电力应急保障最常用的是柴油发电机组,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然而,柴油发电机组排放的烟气中含有水蒸汽、颗粒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氢化物、硫化物等,其中颗粒物主要是炭颗粒,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不仅污染地下空间的空气,而且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另一方面,当柴油发电机满负荷运行时,排烟温度大于500℃,烟气在地下工程直接排放时,烟气温度与室外温差较大,红外征候明显,易在外部产生大量水蒸汽等“白烟”现象,对于军事构筑而言无法达到隐蔽排放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用内部储存水进行喷淋消烟降温,但受内部水温限制,处理后的气体温度与外部温差仍较大且内部水温不能调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因直接用内部水进行喷淋,冷却水消耗量巨大,造成工程建设投资及运行费用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工程柴油机烟气排放控制系统,将柴油机排热过程和制冷过程利用调温水库作为中间蓄存环节实现了相对独立,根据室外工况,灵活选择排热的时段,满足柴油机排风温度与室外温差的要求。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下工程柴油机烟气排放控制系统,其中,包括柴油机和调温水库,柴油机与柴油机用冷却塔相连,柴油机用冷却塔为柴油机提供冷却水;柴油机的烟气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相连,第一换热器与烟气喷淋塔相连,第一换热器可对烟气进行初步降温,烟气喷淋塔对烟气进行二次降温并消烟然后排出工程外;调温水库的两侧分别为低温层和高温层,低温层内容置有冷水,高温层内容置有热水;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相连,第二换热器与调温水库的低温层相连,第二换热器为烟气喷淋塔提供冷却水保障;调温水库与第三换热器相连,第三换热器与排热用冷却塔相连,排热用冷却塔通过第三换热器将调温水库高温层内的热水降温制成冷水存储至调温水库低温层内。
进一步,柴油机用冷却塔的进水口与柴油机冷却水的出水口相连,柴油机用冷却塔的冷水出水口与柴油机的冷却水进水口相连以实现柴油机的冷却水的换热循环;工程内部排风经柴油机用冷却塔的进风口进入并从柴油机用冷却塔的出风口排出。
进一步,第二换热器为水-水板式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冷却水入口与调温水库的低温层相连,第二换热器的冷却水出口与第一换热器的冷却水入口相连;烟气喷淋塔的入水口与第二换热器的低温水出口相连,烟气喷淋塔的出水口与第二换热器的高温水入口相连。
进一步,第一换热器为烟气-水管壳式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高温水出口与调温水库的高温层相连,柴油机的排烟口与第一换热器的进烟口相连,第一换热器的出烟口与烟气喷淋塔的进气口相连。
进一步,第三换热器为水-水板式换热器,排热用冷却塔的进水口与第三换热器的冷却水出口相连,排热用冷却塔的冷水出水口与第三换热器的冷却水入口相连,第三换热器的高温水入口与调温水库的高温层相连,第三换热器的低温水出口与调温水库的低温层相连,室外新风经排热用冷却塔的进风口进入并从排热用冷却塔的出风口排至工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8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制药的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JQB3项目线束检测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