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Ce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2740.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衡志;白允强;王民汛;周泽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2C18/04;C22C32/00 |
代理公司: | 新余市渝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4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ceo base sub | ||
1.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S1:纳米微粒和基体表面预处理;
步骤SS2:制备复合镀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1中的纳米微粒预处理具体包括:
将丙酮300ml和表面活性剂8ml置于烧杯中,并在功率1kW、频率20kHz的超声作用下混合40~60min;
然后将烘干的5g~10g纳米CeO2粉末逐渐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并继续超声搅拌1~3h后,静置沉淀,倒掉上层清液;
最后将剩余物置于烘箱中在60~75℃下通风烘干、碾碎成粉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1中的基体表面预处理具体包括:
将钢基体经过打磨去除毛刺、碱液除油、稀硫酸活化,去除表面氧化物,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S1中的基体表面预处理具体包括:将10mm×10mm×2mm的钢基体经砂纸打磨平整后,在10%的NaOH溶液中浸泡5~15min除油后,放入5%的HCl溶液中活化1~3min,去除表面氧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10%的NaOH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0min;所述放入5%的HCl溶液中活化时间为2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2具体包括:
步骤SS21:首先将基体合金在450℃下,0.6kW、20kHz的进行超声精炼、扒渣,加入经表面改性的CeO2粒子,并在10L/min的氩保护气氛下加热至550℃;
步骤SS22:在频率20kHz、功率为1kW的超声作用下,将纳米CeO2微粒分散入熔体中,从而获得纳米CeO2微粒均匀分布的初混溶体;
步骤SS23:然后,将配比好的预制块与初混溶体置于马弗炉中的10L/min Ar气氛保护下的坩埚中,加热至495℃,引入频率20kHz、功率为1kW的超声,作用时间为5~8min,获得纳米CeO2微粒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22中的初混溶体中纳米CeO2粒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23中的复合材料中纳米CeO2粒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预制块10~60%、基体合金90~40%。
10.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纳米CeO2增强ZnAl基复合材料耐蚀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弗炉的内部设置有炉体,所述炉体内设置有坩埚、超声变幅杆,所述坩埚的顶端与所述超声变幅杆相连接,所述超声变幅杆向上通过开设于马弗炉上的输出气孔延伸到所述马弗炉的外侧,所述马弗炉的外侧部输入氩气且所述氩气从所述输出气孔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27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用反拱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棉签收纳盒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