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体骨移植的骨科手术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1112.2 | 申请日: | 2018-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季卫平;魏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6 | 分类号: | A61F2/46;A61F2/28;B07B1/26;B07B1/42 |
代理公司: | 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4 | 代理人: | 丁建清 |
地址: | 323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植 骨科 手术器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体骨移植的骨科手术器械,包括固定座,其内设有工作腔和剥离操作腔;废料收集座;筛选筒,用于筛选出符合规格的骨块,可转动的设于该工作腔内,包括上筒体、第一筛选筒、第二筛选筒、第一筛件、第二筛件及分离打散部件;所述第一筛件上设有大于所需碎骨的形状、大小的筛选孔,所述第二筛件上设有小于所需碎骨的形状、大小的拦截孔;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固定座内,用于驱动所述筛选筒发生转动;剥离装置,用于将骨质表面的软组织提剔除,设于所述剥离操作腔内。本发明通过将第一第二筛件上筛孔的特殊设置,实现了后期无需再对碎骨进行筛选操作,工作效率高,碎骨挑选精准;可实现自动化剔除软组织,工作效率高,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自体骨移植的骨科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会出现将手术处或自身其他位置的碎骨筛选之后,将形状、大小适配的碎骨块填充至其他部位,以加快填充处的骨头重建。为了筛选到合适的碎骨块,中国专利CN105852981 B公开了一种《骨科手术用分离碎骨机》,其包括罩壳、转筒、第一驱动电机、锤片组、篦板及筛网,通过篦板上篦孔的形状大小来对骨块进行筛选,通过筛网收集碎骨。但该种结构下,筛选时骨块外表面上还会存在很多软组织,筛选得到的骨块在剔除软组织之后经常体积太小,影响手术效果;且医务人员对骨块表面上的软组织去除效果较差,通常在筛选完成之后,还需要医务人员对骨块进行单独处理,费时费力,且软组织容易出现残留,影响患处的恢复,甚至于可能出现感染的情况。
再者,由于采用筛网承接,最终筛得的碎骨中,将存在很多大小小于所需规格大小的骨块,后期还需要重新挑拣,操作不便,工作效率较低,且难以挑选出完全符合规格的骨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骨块筛选精确、软组织去除干净的基于自体骨移植的骨科手术器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自体骨移植的骨科手术器械,包括
固定座,其内设有工作腔和剥离操作腔;
废料收集座,用于对筛选的废料及污水进行收集,设于该固定座下方,内部中空设置;
筛选筒,用于筛选出符合规格的骨块,可转动的设于该工作腔内,包括上筒体、与该上筒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筛选筒、与该第一筛选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筛选筒、设于该第一筛选筒上的第一筛件、设于该第二筛选筒上的第二筛件及设于所述上筒体内的分离打散部件;所述第一筛件上设有大于所需碎骨的形状、大小的筛选孔,所述第二筛件上设有小于所需碎骨的形状、大小的拦截孔;
剥离装置,用于将骨质表面的软组织提剔除,设于所述剥离操作腔内;包括可转动的剥离室、设于该剥离室内的球形剥离腔、设于该剥离室上部的进料开口、设于该进料开口上的封盖、设于剥离室下部的出料开口、用于对该出料开口进行开启或关闭的阀门及设于该剥离腔内壁上的多个剥离件;
剥离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该剥离室在公转的同时发生自转;
驱动部件,设于所述固定座内,用于驱动所述筛选筒发生转动;
振动件,设于固定座内,用于驱动所述筛选筒发生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市人民医院,未经丽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1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