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酸羟氯喹晶体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0172.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姚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15/46 | 分类号: | C07D21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马丛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 氯喹 晶体 | ||
本发明揭示(S)‑(+)‑硫酸羟氯喹的两种晶体。一种晶体以粉末X射线绕射图案中在作为2θ角的12.3±0.1°、13.1±0.1°、17.9±0.1°、22.8±0.1°、23.4±0.1°、25.1±0.1°及26.3±0.1°处的绕射峰为特征。另一种晶体以粉末X射线绕射图案中在作为2θ角的12.8±0.1°、14.5±0.1°、16.7±0.1°、17.6±0.1°、20.2±0.1°、21.4±0.1°、23.8±0.1°、25.7±0.1°及26.0±0.1°处的绕射峰为特征。亦揭示制备(S)‑(+)‑硫酸羟氯喹的晶体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有关于硫酸羟氯喹的晶体。
背景技术
(±)-硫酸羟氯喹为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清单中的基本药物之一,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及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多形性日光疹、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及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vivax)引起的疟疾。
该药物具有两种光学异构体,亦即(R)-(-)-异构体及(S)-(+)异构体。其以此两种异构体的外消旋(50:50)混合物形式投与患者。由于药物在眼部组织中的积累,长期大剂量投与可能会损害视网膜且导致一些患者的视力受损。
一项使用大鼠肋膜炎巨噬细胞模型的动物研究表明,与(R)-(-)-异构体相比,(S)-(+)-异构体不仅功效高70%,而且在眼部组织中的积累少得多。因此,对于长期大剂量服药的患者而言,(S)-(+)-硫酸羟氯喹比(±)-硫酸羟氯喹更有效且更安全。
另外,当用于制备药物组合物时,结晶型药物更稳定且更易于加工。
因此,需要(S)-(+)-硫酸羟氯喹的晶体。
发明内容
在一个态样中,本发明涵盖(S)-(+)-硫酸羟氯喹晶体。
一种例示性晶体在粉末X射线绕射(PXRD)图案中在作为2θ角的12.3±0.1°、13.1±0.1°、17.9±0.1°、22.8±0.1°、23.4±0.1°、25.1±0.1°及26.3±0.1°处具有绕射峰。最佳地,其在15.0±0.1°、19.4±0.1°、20.0±0.1°、20.4±0.1°、22.4±0.1°及30.8±0.1°处具有额外的绕射峰。
另一种例示性晶体在PXRD图案中在作为2θ角的12.8±0.1°、14.5±0.1°、16.7±0.1°、17.6±0.1°、20.2±0.1°、21.4±0.1°、23.8±0.1°、25.7±0.1°及26.0±0.1°处具有绕射峰。最佳地,其在8.1±0.1°、8.8±0.1°、19.0±0.1°、21.7±0.1°、22.3±0.1°、26.7±0.1°、28.2±0.1°及29.3±0.1°处具有额外的绕射峰。
亦考虑在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中各自具有在242.7±0.1℃或245.2±0.1℃处之吸热峰的晶体。
在第二态样中,本发明涵盖一种制备上述(S)-(+)-硫酸羟氯喹晶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无盐形式的(±)-羟氯喹溶解于溶剂中,添加手性有机酸沉淀且获得(S)-(+)羟氯喹盐,中和该盐以获得无盐形式的(S)-(+)羟氯喹,制备无盐形式的(S)-(+)羟氯喹溶液,添加硫酸沉淀且获得(S)-(+)硫酸羟氯喹晶体。藉由将由此获得的晶体在溶剂中在45℃-55℃下加热2-4小时,形成本发明的另一种晶体。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情阐述于下面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标及优点将根据图式及申请专利范围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健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1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