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药物滥用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0140.2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1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和;杨璐;姚日生;李效文;罗浩;边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A61K47/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滥用 pva mpeg 接枝 聚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药物滥用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经分子设计并成功制备得到一种新型结构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该接枝聚合物是由末端羟基被表氯醇化的mPEG与PVA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制备得到,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过程稳定可靠,采用的原料也丰富易得;并且该接枝聚合物可以通过遇水形成凝胶来有效阻止水中药物提取,从而防止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滥用,是开发防滥用制剂的创新潜质辅料,为防滥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药物滥用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尽管阿片类止痛药普遍存在安全性和成瘾性问题,人们对止痛的需求却与日俱增。调查显示2019年全球止痛药市场规模为710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920亿美元。中国的止痛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2017年约为5.3亿美元,且大部分用于手术止痛。
药物滥用者通过篡改药物产品,改变剂型使其适合于滥用给药途径,如大剂量口服或咀嚼、鼻吸烟雾或粉末、静脉注射等,由此产生欣快感,常见的操作方法主要包括粉碎研磨药片和溶剂提取活性成分。
由于阿片类药物的滥用问题日益严重,防滥用制剂(ADFs)应运而生。ADFs类阿片药物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改造,降低该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可取性,具体手段包括添加物理屏障使得药片很难被研磨粉碎、设置化学屏障通过形成粘性凝胶降低药物溶剂提取效率、添加拮抗剂或厌恶剂、制成前药等从而消除药物的欣快感。
目前市场上批准的ADFs产品主要是通过添加物理化学屏障来阻止药物滥用,而此类商业化产品中广泛使用了高分子量聚环氧乙烷(PEO)。PEO是一种非离子型、无毒性的亲水性聚合物,分子量在10万到700万之间,当它与水接触时,PEO迅速水化形成粘性凝胶,可以阻止注射滥用。PEO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50~-57℃之间,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导致其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是脆性断裂,从而有效阻止外力破碎时药片发生粉碎。
PEO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ADFs的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高分子量PEO的制备条件却较为苛刻,催化体系复杂昂贵或危险性高,工艺实现所需技术要求高、难度大,其市场基本被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等欧美日企业所垄断。
张梅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26(1):170】利用接枝共聚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PEG接枝到具有较高熔点的聚乙烯醇(PVA)主链上,得到性能稳定的PVA-g-PEG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利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先与PEG的羟基反应再与PVA发生接枝反应)。合成的PVA-g-PEG高分子固-固相转变材料可以广泛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和蓄冷、智能建筑物的自动恒温装置、保鲜盒和电器防热外壳等。
德国化学公司巴斯夫旗下的产品Kollicoat IR是一种PVA-g-PEG接枝共聚物,它是先在聚乙二醇(PEG)链上产生活性自由基引发醋酸乙烯酯聚合形成侧支链-聚醋酸乙烯酯,再将侧支链-聚醋酸乙烯酯水解成PVA;最终的共聚物大约由75%的PVA单元和25%的PEG单元组成,严格说它是PEG-g-PVA,主要作为成膜剂应用于食品、片剂和微丸速释包衣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药物滥用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是由末端羟基被表氯醇化的mPEG与PVA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醚化反应制备得到,该接枝聚合物可以通过遇水形成凝胶来有效阻止水中药物提取,从而防止药物通过静脉注射滥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药物滥用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结构式为:
上述防药物滥用的PVA-g-mPEG接枝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安生生物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0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