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阻尼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7599.7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B·安德烈;R·莫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埃孚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3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陶玉龙;陆嘉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振动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阻尼阀和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该阻尼阀包括阻尼阀体,该具有用于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阻尼阀体通孔,该阻尼阀体通孔在至少一侧至少部分地被至少一个弹性的阀盘覆盖,其中阀盘以及阻尼阀体被载体居中地贯穿,其中阻尼阀体还具有阀盘贴靠面,该阀盘贴靠面在径向上从载体延伸直到阻尼阀体通孔的径向内边缘。该阻尼阀的突出之处在于:阻尼阀体包括被布置在载体与阻尼阀体通孔的径向内边缘8之间的至少一个周向环形槽,该环形槽将阀盘贴靠面划分成被布置在载体与阻尼阀体通孔的径向内边缘之间的、在周向方向上围绕载体延伸的至少两个环形区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阻尼阀。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液压-机械装置的形式应用于机动车辆中,这些液压-机械装置尤其被布置在相应的机动车辆的车辆结构与车轮悬架之间。于是就此而言,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用于在由行车道激发或在某些行驶状态下防止车辆结构摆动并且/或者加速振动。此外,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用于实现对由行车道激发的车辆车轮的振动进行快速衰减,由此能够实现车辆车轮的更好的地面附着力。
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通常被实施为呈单管阻尼器或双管阻尼器形式的伸缩式振动阻尼器,其中阻尼效果通过挤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液压液体形式的阻尼介质来实现。这种挤出在此藉由配备有用于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阻尼阀体通孔的阻尼阀进行。
由于道路状况(Straβenlage)、重心位置、驾驶行为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车辆类型和/或型号,阻尼效果的确定也不同。所谓的阻尼力特征曲线在此以图解的形式示出了相应的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阻尼效果的相应设定的曲线。
为了限定阻尼力特征曲线并且因此还限定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阻尼效果的曲线,用阻滞器对阻尼介质的流动施加抵抗直至达到限定的压力,这些阻滞器一般呈阀盘的形式,这些阀盘抵靠阻尼阀体被预紧并且在阻尼阀体通孔的孔口处覆盖该阻尼阀体通孔。
在相应的阻尼阀的装配过程中,阀盘藉由在大多数情况下呈紧固螺母形式的张紧构件抵靠阻尼阀体的贴靠肩部被预紧。
文献DE 10 2014 205 855 A1、DE 10 2017 216 662 A1以及DE 10 2018 209 211A1分别示出了用于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通用阻尼阀的示例。
这个示例相应地包括阻尼阀体,该阻尼阀体具有用于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阻尼阀体通孔。阻尼阀体通孔在至少一侧被至少一个阀盘覆盖。阻尼阀体以及阀盘被载体居中地贯穿或者被拧到该载体上。阻尼阀体相应地具有阀盘贴靠面,该阀盘贴靠面在径向上从载体延伸直到阻尼阀体通孔的径向内边缘。所有阻尼阀部件借助于紧固螺母在轴向上相对于彼此被张紧,并且在张紧链的末端处抵靠载体的贴靠肩部被张紧。
已有研究显示:在一系列初始的阻尼力测量期间、至少在第一次测量与第二次测量之间偶尔会记录到阻尼力下降。这是由于阀盘在初次承受载荷时的永久变形引起的,该阀盘在承受载荷时变形并且由于不利的夹紧情况而不能返回到其初始的夹紧位置。不利的夹紧情况的原因在于:张紧链的、通过紧固螺母所引入的精确限定的张紧力分布在从载体径向地延伸直至阻尼阀体通孔的径向内边缘的阀盘贴靠面上。作用于阀盘的合成面压力不足以大到将变形的阀盘保持在初始位置中,然而该面压力另一方面大到其防止阀盘在阀盘承受载荷之后返回到初始的位置。
因此,就此而言始终在所选择的张紧力与作用于阀盘的面压力之间寻求折中方案。
如果紧固螺母的张紧力选择得过高以提高面压力并且更好地固持阀盘,则尤其在载荷较高的情况下不能排除阻尼阀的组成部分的塑性变形。在张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管阀盘可以更容易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然而持续滑动以及因此阀盘在阀盘贴靠面上的刮削可能导致阀体的永久性损坏。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所阐述的问题,基本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振动阻尼器的阻尼阀,该阻尼阀防止在阀盘初次承受载荷之后阻尼力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埃孚股份公司,未经采埃孚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7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