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方法和减振轨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896.X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肖望强;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46 | 代理人: | 巫丽青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颗粒 阻尼 方法 轨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方法和减振轨枕,减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列车行驶时,列车与钢轨的冲击振动为振源,以振源通过钢轨向轨枕四周传递,进而通过道床向周围环境散播的路径为传递路径;S2,基于传递路径,将颗粒阻尼器安装在轨枕内,颗粒阻尼器位于传递路径上;S3,建立颗粒阻尼器中颗粒耗散总能量的离散化模型;S4,基于所述离散化模型,确定出颗粒耗散总能量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颗粒粒径、目标颗粒填充率以及目标颗粒材料,本发明的方法中建立了颗粒耗散总能量的离散化模型,基于该模型能够确定出颗粒耗散总能量的最大值,由此快速建立减振轨枕的阻尼减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方法和减振轨枕。
背景技术
轨枕是一项重要的铁路器材,产量巨大,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速重载铁路的需要,对轨枕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列车动载荷的作用将使轨枕出现裂纹、折断、压溃等损坏,影响轨枕的稳定性、平顺性;列车动载荷引起的振动将向周围传递,导致铁轨发生振动甚至出现共振破坏,不仅影响设备使用年限,带来安全隐患,也影响人们对生活环境舒适性的追求。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方法和减振轨枕,解决现有轨枕振动,容易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方法,应用于列车行驶的轨枕上;
减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列车行驶时,列车与钢轨的冲击振动为振源,以振源通过钢轨向轨枕四周传递,进而通过道床向周围环境散播的路径为传递路径;
(S2)基于传递路径,将颗粒阻尼器安装在轨枕内,颗粒阻尼器位于传递路径上;
(S3)建立颗粒阻尼器中颗粒耗散总能量的离散化模型;
(S4)基于所述离散化模型,确定出颗粒耗散总能量的最大值对应的目标颗粒粒径、目标颗粒填充率以及目标颗粒材料。
(S5)将目标颗粒填充至颗粒阻尼器内。
在步骤S3中,所述离散化模型如式1:
其中,E1为碰撞耗能量,E2为摩擦耗能量,
碰撞耗能量E1计算过程为式2:
其中,e为颗粒恢复系数,v为颗粒i与单元j间碰撞发生之前的相对速度,m为颗粒质量,
摩擦耗能量E2计算过程为式3:
其中,μ颗粒i与颗粒j之间的摩擦因素,Fnij为颗粒i与颗粒j之间的法向合力,δ为法相重叠量。
进一步。S4中,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调整颗粒粒径、颗粒填充率和颗粒材料,进行模拟试验,从而得到目标颗粒粒径、目标颗粒填充率以及目标颗粒材料
一种基于颗粒阻尼的减振轨枕,包括轨枕本体,所述轨枕本体的上表面的两侧设有承轨槽,所述承轨槽内设置有钢轨,所述轨枕本体内部具有空腔,空腔为阻尼器,所述空腔内填充有阻尼颗粒,所述轨枕本体设置在道床上,所述轨枕本体上具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在轨枕本体内对称分布,所述轨枕本体上具有多个空腔,所述空腔在轨枕本体内对称分布,所述空腔为回转体或多面体,空腔内阻尼颗粒的颗粒粒径、颗粒填充率和颗粒材料采用上述权任一所述的减振方法确定。
进一步,所述空腔具有中心轴线,所述空腔的中心轴线平行或垂直于水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军用热像观瞄具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云桌面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