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6225.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0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松;林芳洁;李录;朱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4 | 分类号: | B01J20/04;B01J20/30;B01J2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方圆;林祥翔 |
地址: | 350007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氧化镁 吸附 材料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水热反应:将氧化镁、柠檬酸根、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密封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第一悬浊液;
分离干燥:将第一悬浊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所得的沉淀物干燥后得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
所述柠檬酸根质量为所述氧化镁质量的5%-50%;
所述水热反应步骤,160-200℃水热反应4h以上;
所述去离子水与所述氧化镁的质量比为45:1;
所述分离干燥步骤,沉淀物在80℃干燥12h,得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
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为六方晶相氢氧化镁,其形态为基元纳米片构筑的珊瑚状多孔结构;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的基元纳米片厚度为20-40nm;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的比表面积为45-170 m²/g,孔体积为0.4-0.8 cm³/g;
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具有对镉离子和/或铅离子的特异性吸附能力,以及抗Na+、Ca2+、K+、Mg2+、Co2+、Ni2+阳离子干扰能力;在同时含有Na+、Ca2+、K+、Mg2+、Co2+、Ni2+阳离子的环境中,对镉离子和铅离子进行特异性吸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根质量为所述氧化镁质量的10%-50%。
3.一种氢氧化镁吸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由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
4.权利要求3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用于吸附镉离子和/或铅离子的用途。
5.权利要求3所述氢氧化镁吸附材料作为吸附载体,用于制备催化剂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62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