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母混合装置以及塑制瓶注塑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5777.2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4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卢星;曾维安;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新美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10 | 分类号: | B29B7/10;B29B7/24;B29B7/26;B29B13/10;B29D2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邵郑军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装置 以及 塑制瓶 注塑 工艺 | ||
1.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100),混合箱(100)上连接有主料斗(110)以及色母斗(120),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00)出料端连接有混料装置(140),所述混料装置(140)包括连接于混合箱(100)的混料箱(141)、设置在混料箱(141)内的混料筒(142)、穿设且固定连接在混料筒(142)中心轴线处的混料轴(143),所述混料轴(143)水平地转动连接在所述混料箱(141)内,所述混料筒(142)的圆周侧壁上具有若干与混料筒(142)内腔连通的进出料通道;
所述混料箱(141)下侧具有出料管(150),所述混料箱(141)下侧安装有套设于出料管(150)的处理箱(152),所述出料管(150)与所述处理箱(152)底部具有间距,所述处理箱(152)底部且位于出料管(150)内具有导向块(153),所述导向块(153)的横截面自靠近处理箱(152)底部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减小,所述处理箱(152)内设置有用于吹动混料的扰动结构;
所述扰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处理箱(152)内的引导环筒(161)、若干设置在处理箱(152)底部的第一扰动气口(162)以及若干沿周向设置在出料管(150)外壁上的第二扰动气口(163),所述引导环筒(161)的内壁自靠近所述处理箱(152)底部一侧至另一侧扩径设置,所述第一扰动气口(162)沿所述导向块(153)的周向分布,且所述第一扰动气口(162)位于所述引导环筒(161)内,所述第二扰动气口(163)沿出料管(150)径向朝处理箱(152)内壁一侧设置,所述处理箱(152)底部且位于所述引导环筒(161)外侧具有出料口(16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筒(142)内壁上具有若干混料片(146),所述混料片(146)呈星散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料通道为进出料槽(145),所述进出料槽(145)沿周向开设在所述混料筒(142)的圆周侧壁上,所述进出料槽(145)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混料筒(142)周长的二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100)内且位于所述混料筒(142)上方设置有散料结构(130),所述散料结构(130)包括设置在混合箱(100)内且呈漏斗状的散料斗(131)、偏心的转动连接在散料斗(131)出料处的分料头(1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料斗(131)出料口(164)处连接有出料筒(133),所述出料筒(133)自靠近散料斗(131)的一端至另一端扩径设置,所述混合箱(100)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4),所述分料头(132)偏心地设置在转动杆(134)上,所述分料头(132)呈与所述出料筒(133)适配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5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除杂环口(155),所述处理箱(152)的外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包裹所述除杂环口(155)的存杂环箱(156),所述除杂环口(155)与所述第二扰动气口(163)位于同一高度,所述除杂环口(155)上设置有阻挡栅板(15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色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53)内部具有呈螺旋型的加热电阻丝(154)。
8.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色母混合装置的塑制瓶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料:通过色母混合装置,将主料和色母料进行混合;
S2加热除杂:通过导向块(153)将混料进行加热并除湿,通过第二扰动气口(163)使得混料撞击阻挡栅板(157),使得粉尘留存在存杂环箱(156)内;
S3进料熔融:将步骤S2制得的粉料加热至185℃-210℃,制得熔融液;
S4注塑:将熔融液以90bar-120bar的压力注入模具中,60bar-90bar保压10S-18S,制得热塑制品;
S5冷却成型:在30bar-60bar条件下,将步骤S4制得的热塑制品降温至20℃-40℃,制得塑料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新美包装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新美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7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