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锰纽扣电池及其电池负极盖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422.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4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新利达电池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9 | 分类号: | H01M50/109;H01M50/153;H01M50/184;H01M50/18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合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1 | 代理人: | 梁华行 |
地址: | 526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纽扣 电池 及其 负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锰纽扣电池,其包括具有环周壁和反边的罩型负极盖、反向罩住负极盖开口一端的正极外壳、设于负极盖内的负极材料、与所述负极材料叠放设置的正极片、储存在正极片的圆周侧边空间的电解液、位于正极片和负极材料之间的隔膜、位于负极盖和正极外壳之间环绕设置的密封圈;所述负极盖的环周壁的开口段为向外侧倾斜的环斜壁并与反边连接形成全周的环撑部,环撑部挤压压紧密封圈的侧面和底面并隔着密封圈的局部抵压正极外壳的全周内角位。环斜壁的倾斜和环撑部将密封胶圈压紧贴在正极外壳的角位处,能增强电池的密封性能,电池的容量相应增加。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组装为密封性增强型电池而又可增加电池容量的电池负极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纽扣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锰纽扣电池。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在长达5年或10年的使用或贮存期内,电池经历每年四季不同温度湿度变化,影响到电池构件的热胀冷缩,需要严格做好防漏液措施。防止漏液有两个要点,其中一个是负极盖翻边内的密封胶在V型缝中防止负极内外壁渗漏电解液。
为了防止漏液,第二个要点是阻止内部材料从正极外壳的内壁渗出。目前通常的做法是将负极盖的下边缘设置向上的翻边,使其反折形成强度较大的支撑结构,连同密封圈一起近距离抵顶正极外壳的内角侧面。现有的纽扣电池由于负极盖的反边向外倾斜角度小于80°并且底端的圆角比较大,翻边抵顶的是正极外壳的壳体周面内侧并且距离正极外壳的内角较远,负极盖的回弹缓冲较为容易,使得电池密封性不佳。另外,由于密封圈未能够贴紧正极外壳的内角位,未能封紧正极外壳的内角位,负极盖的底端与内角位有较大的距离而且密封胶有后退缓冲空间,会导致电池漏液和内部材料溢出和失重。
同时,现有技术包覆负极盖的密封圈通常全覆盖其环周壁的内侧,内部周边全覆盖塑料做密封结构使得负极盖和密封圈壁厚不能减薄从而使内部空间难以扩大,电池容量难以提高。因此目前的纽扣电池存在密封性能和容量难以提高的问题难以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密封性能的同时又可增加电池容量的锂锰纽扣电池;同时提供一种可组装为密封性增强型电池同时又可增加电池容量的电池负极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锰纽扣电池,其包括具有环周壁和反边的罩型负极盖、反向罩住负极盖开口一端的正极外壳、设于负极盖内的负极材料、与所述负极材料叠放设置的正极片、储存在正极片的圆周侧边空间的电解液、位于正极片和负极材料之间的隔膜、位于负极盖和正极外壳之间环绕设置的密封圈;所述负极盖的环周壁的开口段为向外侧倾斜的环斜壁并与所述反边连接形成全周的环撑部,环撑部挤压压紧密封圈的侧面和底面并隔着密封圈的局部抵压正极外壳的全周内角位。
作为本发明锂锰纽扣电池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的内周壁包覆负极盖的高度不超过负极盖的环斜壁与环周壁本体的相接位置,且密封圈的内周壁的内径不小于环周壁本体的内径。
作为本发明锂锰纽扣电池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的内周壁的高度为负极盖及密封圈组合体内腔高度的30%-60%。
作为本发明锂锰纽扣电池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环斜壁底端边缘与所述反边连接形成底端窄脚形结构,环斜壁从底部环撑部以45~75度的度倾斜角向上延伸而与环周壁本体相接。
作为本发明锂锰纽扣电池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负极盖的反边与正极外壳的端面的夹角为80~90度。
作为本发明锂锰纽扣电池的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隔膜周边向正极片的环周面延伸而包覆正极片形成环壁面使隔膜呈碗状。
一种电池负极盖,用于容纳负极材料和与所述负极材料叠放设置的正极片,并可被正极外壳反向罩住其开口一端而组成电池,其包括组成罩型的环周壁和反边,所述环周壁的开口段为向外侧倾斜的环斜壁并与所述反边连接形成全周的环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新利达电池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肇庆新利达电池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