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5385.6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虹;林菊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伟虹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B28B3/00;B28B1/52;B28B11/24;B28C5/00;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墙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一种高强度墙体材料,所述高强度墙体材料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高碘水泥、炉渣、陶粒、黄沙、石渣、硅藻土、增加剂、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抗氧化剂、防水剂、减水剂、抗裂砂浆和纯净水。本发明通过利用高碘水泥、炉渣、陶粒加上一些辅助剂制成的墙体材料,不管是强度还是重量都远远低于传统材料制成的墙体,且利用高压压制成型和蒸压养护,能够使得生产产品强度是同类墙板的2‑4倍,其耐水性,收缩率等各项主要性能优于同类产品;同时,炉渣、陶粒、硅藻土、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原材料均为保温性较高的基料导热系数较低,是传统材料的三分之一;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对建筑技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可能改变建筑物的形态或结构。新型墙体材料包括新出现的原料和制品,也包括原有材料的新制品。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节能、节土、防水、装饰等优良特性。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不但使房屋功能大大改善,还可以使建筑物内外更具现代气息,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有的新型墙体材料可以显著减轻建筑物自重,提高建筑物的防水性能,为推广复合防水墙体材料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建筑施工技术现代化,大大加快了建房速度。
目前的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都均较高,大多数不能够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建筑能耗,且在强度、耐水性、收缩率的性能都均较低,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降低导热系数,且强度、耐水性、收缩率的性能能够提高的高强度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都均较高,大多数不能够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建筑能耗,且在强度、耐水性、收缩率的性能都均较低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导热系数,且强度、耐水性、收缩率的性能能够提高的高强度墙体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强度墙体材料,所述高强度墙体材料按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高碘水泥、炉渣、陶粒、黄沙、石渣、硅藻土、增加剂、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抗氧化剂、防水剂、减水剂、抗裂砂浆和纯净水。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墙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成:高碘水泥50-100份、炉渣15-25份、陶粒10-15份、黄沙15-30份、石膏5-10份、硅藻土10-20份、增加剂2-5份、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0-30份、抗氧化剂1-3份、减水剂2-5份、抗裂砂浆8-15份、纯净水35-60份。
进一步的,所述高强度墙体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制成:高碘水泥80份、炉渣20份、陶粒12份、黄沙20份、石膏8份、硅藻土15份、增加剂3份、玻璃纤维增强水泥25份、抗氧化剂2份、减水剂3份、抗裂砂浆8份、纯净水55份。
进一步的,所述高碘水泥为425#高碘水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强度墙体材料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工艺如下:
首先称取相应重量的原料,接着将炉渣、陶粒、黄沙、石渣、硅藻土、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先加入搅拌桶内,加入2/3重量份的纯净水进行混合搅拌,转速为500-8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15-25分钟,在搅拌10分钟后,缓慢加入相应重量的增加剂、抗氧化剂、防水剂、减水剂、抗裂砂浆、1/3重量份的纯净水,直至搅拌结束,然后,取出混合物,放在38-45℃环境下静置3-5h,最后,利用高压压制成型和蒸压养护即可获得高强度墙体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蒸压养护过程中蒸汽温度为180-210℃,压力为12-18atm,时间为8-15h。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伟虹,未经梁伟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53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