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丸渣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4940.3 | 申请日: | 202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仁;张肖;王健;袁存波;郭培全;苗清坤;李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4 | 分类号: | B07B1/24 |
代理公司: | 山东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57 | 代理人: | 丁修亭 |
地址: | 256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丸渣分离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筛筒、上渣口、导料组件、分离仓、分离板、丸口、渣口,本发明构造丸料帘幕,通过风选实现分选,此外在前级还是用筛筒进行筛分,基于本发明分离环节少但分离效果相对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丸渣分离装置,用于从抛丸工艺所回收的丸渣料中分离出弹丸。
背景技术
抛丸工艺作为一种对例如铸件等工件表面进行清理的重要手段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抛丸工艺的广泛使用势必对弹丸的需求相对旺盛,弹丸虽是消耗品,但弹丸能够重复使用,因此弹丸的回收利用已为抛丸工艺重要的辅助工艺。
由于弹丸使用量非常大,不适于人工进行丸渣分离;由于渣料的粒径分布比较广,并且同一抛丸工艺中所使用弹丸的粒径相对统一,因此采用筛分的手段也无法进行丸渣的有效分离。如果丸渣分离不充分,含有杂质的丸料在工作中不仅会对抛丸器的叶片造成磨损,还会降低清理的清洁度和清洁效率。
由于弹丸多是铁丸,因此,磁选分离成为一种常见的丸渣分离方式,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221704A,其所公开的丸渣分离方式即为磁选方式,这种丸渣分离方式受限于抛丸对象,具体是非磁性工件,如石材,局限性相对较大。
由于例如渣料比表面积大,相对蓬松,因此,风选成为当前丸渣分离的主流。典型地,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2265562U,其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用丸渣分离器,只不过其基于风选的丸渣分离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击打使钢丸与粉尘分开,然后通过抽吸的方式将粉尘吸走。这种分离方式只能将粒度偏小的粉尘分离出来,而不能对其它渣料进行分离。
中国专利文献CN209812066U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用多级分离器,其具有四级分离步骤,第一级是过滤,如前所述,过滤受渣料粒度分布广的影响,往往分离的很不充分,但可以将大渣料直接过滤掉,剩余的细渣料随同弹丸被送入下一级,再经过两级分离后最后进入风力分离,只不过其仍然采用吸力分离的方式,吸力分离无法形成束流,分离效率相对较低,并且只能分离出比表面积相对较大的细物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环节少但分离效果相对较好的丸渣分离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丸渣分离装置,包括:
螺旋输送机,承接待分离丸渣料,并向给定的方向输送,且该螺旋输送机的料槽长度短于其螺旋的长度,而使部分螺旋自料槽送料方向的末端探出;
筛筒,罩于螺旋的探出部分,并与螺旋共轴线;
上渣口,位于筛筒的末端,以将丸渣料的筛余部分导出;
导料组件,位于筛筒下方,以承接丸渣料的过筛部分,导料组件的出口为水平的长条口,以形成过筛部分的帘幕;
分离仓,至少密闭地罩住长条口,并在相对的两侧中的一侧壁板上开有送风口,另一壁板上开有抽风口,帘幕介于送风口与抽风口之间;
分离板,介于抽风口与帘幕之间;
丸口,位于分离板下方前侧;
渣口,位于分离板下方后侧;
其中,前侧是送风口所在侧,后侧为抽风口所在侧。
可选地,所述筛筒为滚筒筛。
可选地,螺旋输送机的轴线为水平轴线;
滚筒筛的外表面设有外螺旋。
可选地,长条口位于筛筒轴线的前侧;
相应地,确定出长条口的结构体包括:
淌料板,构成长条口的后面板,为自后向前逐渐下倾的面板;
上唇板,构成长条口的前面板,为竖直面板。
可选地,淌料板的末端设有水平的下唇板,以调定帘幕形状。
可选地,所述分离板为斜置的板体,且斜置的方向为自前向后逐渐下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