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54883.9 申请日: 2021-03-09
公开(公告)号: CN112759254A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周东站;刘辉;吕学良;王辰;孙勇;李庆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3C3/066 分类号: C03C3/066;C03B19/02;C03B25/00
代理公司: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代理人: 霍红艳;刘铁生
地址: 10002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无氟无铅 玉质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仿玉质玻璃,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二氧化硅14~40%;三氧化二铝10~16%;三氧化二硼25~31%;氧化镁8~33%;氧化钙2~7%;氧化锌4~10%;氧化钡0~6%。本发明所提供的仿玉质玻璃,其整体呈乳白色半透明状,不仅具有玉的色泽温润、质地细腻,还具有玉的朦胧视觉感。光束穿过该仿玉质玻璃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自然光经其透射或内反射出而具有金红色光泽,甚是惹人喜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仿玉质玻璃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石具有色泽温润、质地细腻、状如凝脂等独特的质地和视觉感受,常被用于雕琢成随身佩饰、珍贵器皿、陈列摆设等,从古至今,一直被人们视作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然而,由于自然界中的玉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其分布稀少、开采困难、产量有限,尤其是经过了几千年的玉石开采,导致玉源资源日渐枯竭,特别是我国的和田玉更是接近绝迹。人们对玉制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量与玉石资源日益枯竭的现状形成了极大的供需矛盾,直接导致了玉石及玉制品价格成百上千倍的上涨。随着科技的进步,仿玉质玻璃因其外观、质地等特点与真实的玉几乎以假乱真,可以广泛应用于高级饰品、首饰、餐具、陈设等生活用品,又属于人造可再生资源,能够极大满足人们对玉制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然而,已报道的大部分的仿玉质玻璃的基础玻璃中含有铅氧化物(如一氧化铅、四氧化三铅),乳浊剂中含氟(氟硅酸钠)、或含铵(磷酸二氢铵)、或含锑(三氧化二锑)等,这些原料在仿玉质玻璃的制备过程中高温挥发释放出含铅、氟、氨、锑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对人身、环境都会造成极大伤害,不利于仿玉质玻璃的生产和使用。例如,在“彩玉玻璃的研制”、以及“玉色玻璃的试制”的论文报道中提供的仿玉玻璃的基础原料含有一氧化铅,使用的乳浊剂是含氟的氟硅酸钠;在“仿珠宝玻璃的制造”论文报道中提供的仿玉玻璃的基础原料含有一氧化铅,使用的乳浊剂有含氟的氟硅酸钠、含锑的三氧化二锑等;在“一种人造蓝宝石玉石玻璃及其制备方法”(CN110143758A)专利中提供的玻璃原料中含有锑(三氧化二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仿玉玻璃制备过程中存在的含氟、含铅的环境污染,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仿玉制品的消费需求、以及产品的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

优选的,前述的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中,其中所述仿玉质玻璃的密度为2.4~3.0g/cm3;莫氏硬度为5.5~7,可见光透过率为20%~50%。

优选的,前述的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中,其中所述仿玉质玻璃的表面光滑、质地细腻,整体呈乳白色,具有半透明状的视觉感,光束穿过所述仿玉质玻璃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自然光经其透射或内反射出而具有金红色光泽。

优选的,前述的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中,其中所述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二氧化硅22%;三氧化二铝16%;三氧化二硼31%;氧化镁16%;氧化钙4%;氧化锌6%;氧化钡5%。

优选的,前述的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中,其中所述仿玉质玻璃,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二氧化硅28%;三氧化二铝13%;三氧化二硼29%;氧化镁21%;氧化钙4%;氧化锌5%。

优选的,前述的无氟无铅的仿玉质玻璃中,其中所述仿玉质玻璃,以质量百分比计,含有以下组分:二氧化硅40%;三氧化二铝10%;三氧化二硼26%;氧化镁8%;氧化钙3%;氧化锌10%;氧化钡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48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