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白安全芯片烧录方法、系统、空白安全芯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343.9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9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罗继;张巧惠;罗炳超;施杰;胡胜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60;G06F8/61;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颜希文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白 安全 芯片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白安全芯片烧录方法、系统、空白安全芯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为预先采用密文密钥对烧录程序和待烧录内容加密得到外部密文,并采用加密公钥对密文密钥加密得到密钥密文后,将空白安全芯片上电运行ROM程序获取外部密文和密钥密文,通过固化在ROM内部的解密私钥解密密钥密文得到密文密钥,再通过密文密钥解密外部密文得到烧录程序和待烧录内容后,将解密私钥所在的ROM地址设为不可访问,执行烧录程序将待烧录内容写进空白安全芯片。本发明中外部密文的获取和解密在芯片内部进行,保证了明文在芯片外部不可见,将固化在ROM的解密私钥设为不可访问,有效降低解密私钥的泄露风险,提高空白安全芯片自身安全信息烧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烧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白安全芯片烧录方法、系统、空白安全芯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信息时代,芯片广泛用于电脑、手机、家电、汽车、高铁、电网、医疗仪器、机器人、工业控制等各种电子产品和系统,是高端制造业的核心基石。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芯片应用设备在底层芯片上预置ID,密钥等安全信息的需求随之出现,且相应的安全信息如何安全烧录进芯片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现有空白安全芯片的安全信息的烧录大都是在工厂批量烧录,对应的保护措施一般为:将需要烧录的内容进行一层或多层加密,然后在烧录工具中解密,再烧录到烧录底座上的待烧录芯片中;或者在芯片上运行一个可信任的操作系统,使用该操作系统去解密烧录内容,再烧到芯片内。虽然现有的保护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信息的泄露,但其仍然存在弊端,其由于加密的烧录内容是在烧录工具或者操作系统中进行解密,必然给攻击者留下了可乘之机,带来了信息泄露的风险。那么,为空白安全芯片的安全信息烧录提供一个更可靠、更保密的烧录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白安全芯片烧录自身安全相关信息的烧录方法,将解密的过程在芯片内部实现,保证解密后的明文和解密使用的密钥在芯片内部对外不可见,克服现有芯片安全信息烧录过程中待烧录内容易在芯片外部被截获的技术问题,有效避免安全信息在烧录过程中被泄漏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空白安全芯片烧录方法、系统、空白安全芯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白安全芯片烧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先采用密文密钥对烧录程序和待烧录内容进行加密,得到外部密文;
采用加密公钥对所述密文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密钥密文;
将空白安全芯片上电,并获取所述外部密文和所述密钥密文;
通过所述加密公钥相对应的解密私钥解密所述密钥密文,得到密文密钥,并通过密文密钥解密所述外部密文得到所述烧录程序和待烧录内容;所述解密私钥内置于所述空白安全芯片;
执行所述烧录程序,将所述待烧录内容写进所述空白安全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密文密钥采用对称加密算法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加密公钥和所述解密私钥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将空白安全芯片上电,并获取所述外部密文和所述密钥密文的步骤包括:
运行所述空白安全芯片的ROM程序;
由所述ROM程序根据通信协议,获取所述外部密文和所述密钥密文,并存储到所述空白安全芯片的RAM。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加密公钥相对应的解密私钥解密所述密钥密文,得到密文密钥,并通过密文密钥解密所述外部密文得到所述烧录程序和待烧录内容;所述解密私钥内置于所述空白安全芯片的步骤包括:
由所述ROM程序根据预置的所述解密私钥对所述密钥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密文密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安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3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板废水处理及排放装置
- 下一篇:双极板废水一级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