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控机组爬坡速度的热电气系统灵活性建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3186.1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1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艳松;刘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H02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控 机组 爬坡 速度 电气 系统 灵活性 建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可控机组爬坡速度的热电气系统灵活性建模方法,共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为构建了解列系统的上坡等效负荷模型、下坡等效负荷模型,进而构建了解列系统的上坡速度模型与下坡速度模型,另一部分为通过综合能源系统的上坡速度模型、下坡速度模型与解列系统的上坡速度模型、下坡速度模型,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了解列系统的上坡等效负荷模型、下坡等效负荷模型,进而构建了解列系统的上坡速度模型与下坡速度模型,其特征在于:
S1:分析热电气系统的电负荷、热负荷情况,将热电气系统内部各耦合元件进行解耦,得到解列系统,分析比较解列系统内各可控元件的上坡速度,确定上坡速度最大的元件xm,对于解列系统而言,为追求系统上坡速度最大,考虑由xm承担全部的负荷,因此系统的上坡等效负荷模型Am:
式中:Am为解列系统的上坡等效负荷模型,yi表示热电气系统中的第i个承担负荷的耦合元件容量,ηim表示热电气系统中第i个耦合元件所承担负荷与解列系统中元件xm所承担负荷转换系数,i为热电气系统中承担负荷的耦合元件的计数单位i=1,2,3...n,n表示热电气系统中承担负荷的耦合元件的个数;
S2:根据得到的解列系统的上坡等效负荷模型构建解列系统的上坡速度模型
式中:表示解列系统的上坡速度,Am为解列系统的上坡等效负荷,Xm表示解列系统中上坡速度最大元件的单台机组容量,表示解列系统中上坡速度最大元件的单台机组上坡速度;
S3:分析比较解列系统内各可控元件的下坡速度,确定下坡速度最大的元件xz,对于解列系统而言,为追求系统下坡速度最大,考虑由xz承担全部的负荷,因此系统的下坡等效负荷模型Az:
式中:Az为解列系统的下坡等效负荷模型,yi表示热电气系统中第i个承担负荷的耦合元件的容量,ηiz表示热电气系统中的第i个耦合元件所承担负荷与解列系统中元件xz所承担负荷的转换系数,i为热电气系统中承担负荷的耦合元件的计数单位i=1,2,3...n,n表示热电气系统中承担负荷的耦合元件的个数;
S4:根据得到的解列系统的下坡等效负荷模型构建解列系统的下坡速度模型
式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了综合能源系统的灵活性模型,其特征在于:
式中:F表示热电气系统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31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