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紫外线和纳米蒸汽技术的灭菌系统及其灭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52271.6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10 | 分类号: | A61L2/10;A61L2/14;A61L2/22;A61L2/24;A61L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李红伟;孟祥斌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紫外线 纳米 蒸汽 技术 灭菌 系统 及其 方法 | ||
利用紫外线和纳米蒸汽技术的灭菌系统,其包括灭菌装置和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盒和盒盖,消毒盒和盒盖活动连接;在消毒盒内部设置有密封舱和用于安装消毒设备的设备舱,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发生器、温度发生器、纳米蒸发器、通风发生器,及供纳米蒸发器正常发挥功能的液体槽;在消毒盒一侧设置有用于操控消毒设备开停工作的显示与控制设备,及为显示与控制设备和消毒设备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通过此种方式将被消毒设备放置在密封舱内,通过操控显示与控制设备开停消毒设备,实现对被消毒设备的灭菌效果。此种方式凭借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消毒全面无死角、效率高、可控性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医院内操作设备的灭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细菌病毒消杀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利用紫外线和纳米蒸汽技术的灭菌系统及其灭菌方法。
背景技术
理论和实践证明:紫外线消毒灭菌、二氧化氯杀菌消毒和负离子纳米蒸汽技术(又称飞乐思纳米蒸汽技术)凭借着自身的特点在细菌病毒、除菌去螨相关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短波紫外线灯长期以来被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和霉菌,特别是在医院和食品加工行业。不过,短波紫外线本身具有危险性,容易导致皮肤癌和眼部问题,只能用在无人场合。哥伦比亚大学团队一直在进行的“远短波紫外线”实验证明了222nm短波紫外线可以杀灭绝大部分有害生物,且对人体有害性极低,即该长度的紫外线无法穿透皮肤表面和眼睛。并且也有证据证明该短波紫外线对新冠病毒最有效。
2、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知的无毒绿色消毒剂,极易溶于水,几乎不发生水解,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超高广谱杀灭有害微生物,低温下和高温下其灭菌力不受影响,安全无残留,对人体无刺激危害,低于500ppm对人体影响可忽略,无三致效应,分解迅速无残留,可以适用于空气消毒。
3、负离子纳米蒸汽技术,是以负离子制造纳米蒸汽分子,水分子快速转化成纳米级别蒸汽颗粒,同时蒸汽颗粒在蒸发仓里不断碰撞,形成大量有益健康的负离子,具有体积小,渗透力强,快速蒸发等特点;可以渗透入操作设备的微小缝隙空间,避免紫外线无法照射到的死角。
目前医院内使用的操作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灭菌处理,市场上已有诸如利用紫外线臭氧、二氧化氯等方式进行单独消毒,但是在对不同的细菌或病毒进行灭菌时,无法把控需要多长的灭菌时间和多少的强度才能实现有效灭菌,另外,使用上述方式还存在着危害人体、被消毒设备存在消毒死角等多种隐患;结合目前使用的灭菌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如上述多种隐患,再结合上述三者灭菌消毒方法的无污染、杀灭微生物时间高效迅速、避免出现消毒灭菌死角、人体无害的研究实验理念,需要设计一种利用短波紫外线和二氧化氯进行灭菌消毒,并将纳米蒸汽技术运用其中的灭菌系统和灭菌方法。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灭菌消毒设备具有无法把控所需的具体灭菌强度和灭菌时间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克服现有的灭菌消毒设备存在的危害人体、被消毒设备存在消毒死角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紫外线和纳米蒸汽技术的灭菌系统及其灭菌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紫外线和纳米蒸汽技术的灭菌系统及其灭菌方法。
利用紫外线和纳米蒸汽技术的灭菌系统,其包括灭菌装置和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包括消毒盒和盒盖,消毒盒和盒盖活动连接;在所述消毒盒内部设置有密封舱和用于安装消毒设备的设备舱,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发生器、温度发生器、纳米蒸发器、通风发生器,以及供纳米蒸发器正常发挥功能的液体槽;在消毒盒一侧设置有用于操控消毒设备开停工作的显示与控制设备,以及为显示与控制设备和消毒设备提供能源的电源结构;通过此种方式将被消毒设备放置在密封舱内部,然后通过操控显示与控制设备开停消毒设备,实现对被消毒设备的灭菌效果。此种灭菌消毒方式凭借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消毒全面无死角、效率高、可控性强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医院内操作设备的灭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2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器寿命老化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