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温度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50918.1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悠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温度 调节 系统 | ||
本公开的车载温度调节系统具备:加热器芯,利用热介质的热对车厢内进行制热;第一加热部,利用内燃机的排热对热介质进行加热;热回路,使热介质在加热器芯和第一加热部之间循环;流通状态切换机构,在第一流通状态和第二流通状态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通状态;以及控制装置,控制流通状态切换机构。热回路具备旁通流路,该旁通流路与加热器芯被并联地配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温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为了对车厢内进行制热而使用设于车辆的热回路的加热器芯的车载温度调节系统。特别是,在该车载温度调节系统中,已知利用内燃机的排热和在与内燃机分开设置的制冷回路的冷凝器所放出的热对流入加热器芯的热介质进行加热(例如,日本特开2009-180103)。
再者,在车辆的设计上,有时需要将内燃机与加热器芯分开地搭载。在该情况下,内燃机与加热器芯之间的热介质用的配管长。因此,若想要使被内燃机加热后的热介质流动至加热器芯,则在配管内残留的冷的热介质最先流入加热器芯。其结果是,此时的由加热器芯实现的制热能力低。
特别是,在能利用在制冷回路的冷凝器所放出的热对流入加热器芯的热介质进行加热的情况下,能在热介质被内燃机加热之前从冷凝器向加热器芯供给高温的热介质。因此,尽管在利用被内燃机加热后的热介质之前就向加热器芯供给高温的热介质来进行了制热,但当开始利用从内燃机流出的热介质时,冷的热介质会暂时地流入加热器芯。其结果是,制热能力会暂时地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抑制由加热器芯实现的制热能力因在内燃机与加热器芯之间的热介质用的配管中残留的热介质流经加热器芯而变低。
本公开的主旨如下。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载温度调节系统具备:加热器芯,用于利用热介质的热对车厢内进行制热;第一加热部,利用内燃机的排热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热回路,能使所述热介质在所述加热器芯和所述第一加热部之间循环;流通状态切换机构,在第一流通状态和第二流通状态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通状态;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该流通状态切换机构。所述热回路具备旁通流路,相对于所述第一加热部,所述旁通流路与所述加热器芯被并联地配置,在所述第一流通状态下,由所述第一加热部加热后的热介质不从所述旁通流路通过而是流经所述加热器芯,在所述第二流通状态下,由所述第一加热部加热后的热介质不从所述加热器芯通过而是流经所述旁通流路,所述第一加热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车厢的第一侧,所述加热器芯和所述旁通流路在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第一侧相反侧的第二侧。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厢的第一侧是所述车厢的后侧,也可以是,所述车厢的第二侧是所述车厢的前侧。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装置以在所述车厢的制热被请求时,按所述第二流通状态和所述第一流通状态的顺序切换所述热介质的流通状态的方式,控制所述流通状态切换机构。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车载温度调节系统还具备第二加热部,该第二加热部利用所述内燃机的排热以外的热对所述热介质进行加热。也可以是,所述流通状态切换机构在所述第一流通状态、所述第二流通状态以及第三流通状态之间切换热介质的流通状态。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三流通状态下,热介质不从所述第一加热部流入所述加热器芯和所述旁通流路,并且,由所述第二加热部加热后的热介质流经所述加热器芯。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加热部配置于所述车厢的所述第二侧。
在上述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热回路被配置为:在所述流通状态切换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流通状态时,由所述第二加热部加热后的热介质流经所述加热器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509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墨记录装置及其维护方法
- 下一篇: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和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