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莱赛尔纤维固化的微波升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48884.2 | 申请日: | 2021-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奇;王少平;张红战;拓振东;侯会鑫;李东坡;侯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28 | 分类号: | D01H13/2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莱赛尔 纤维 固化 微波 升温 装置 | ||
一种用于莱赛尔纤维固化的微波升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设备机架(1)上的至少一节保温箱体(2),在每节保温箱体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及湿度传感器(4),且每节保温箱体内均设有多列多排微波发生器(5)和保湿蒸汽喷射系统(6),在保湿蒸汽喷射系统下方、以贯穿保温箱体的方式设置有由传动辊(7)驱动的输送帘(8);在位于保温箱体进、出口之外的输送帘上方分别设置有进口微波抑制器(9)与出口微波抑制器(10),所述进、出口微波抑制器与输送帘(8)之间的间隙处分别安装有帘式密封条(11)。本发明能实现对一定回潮率的毯状层快速升温和保温保湿,微波加热对纤维的损害小,过程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纤维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在绿色纤维生产线中用于莱赛尔纤维固化的微波升温装置。
背景技术
莱赛尔纤维(意即溶解性纤维)是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中的废弃物可自然降解,被誉为是21世纪绿色纤维。纯莱赛尔织物具有珍珠般的光泽,并且轻薄还有良好的悬垂性。莱赛尔纤维可纯纺或与棉、麻、丝、毛、合成纤维以及粘胶纤维等混纺,由其纱线织造的织物富有光泽,柔软光滑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穿着舒适性。
莱赛尔纤维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将经前一工序设备处理并添加交联剂后的毯状莱赛尔纤维层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设备中。交联剂与莱赛尔纤维发生交联固化反应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及保温时间。在以往技术中两道工序之间的设备不能给莱赛尔纤维的交联固化反应提供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无法生产高品质的交联型莱赛尔纤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于莱赛尔纤维固化的微波升温装置。本发明的微波升温装置具备升温速度快、升温均匀、保温保湿效果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的用于莱赛尔纤维固化的微波升温装置包括安装在设备机架上的至少一节保温箱体,在每节保温箱体上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且每节保温箱体内均设有多列多排微波发生器和保湿蒸汽喷射系统,在保湿蒸汽喷射系统下方、以贯穿保温箱体的方式设置有由传动辊驱动的输送帘;在位于保温箱体进、出口之外的输送帘上方分别设置有进口微波抑制器与出口微波抑制器,所述进、出口微波抑制器与输送帘之间的间隙处分别安装有帘式密封条。
进一步说,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电连接方式接入控制系统的相应接口;所述微波发生器和保湿蒸汽喷射系统的控制信号输入端通过电连接方式接入控制系统的相应控制信号输接口。
在设备机架上依次安装有多节保温箱体。
所述的输送帘是由多个独立的非金属块沿输送方向铰接、沿幅宽方向串联的方式制作成的环形帘。
所述传动轴是由安装在芯轴上的采用非金属制备的多个齿轮片按照相同间隔排列组合而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定回潮率下的毯状莱赛尔纤维层,经过输送帘的输送,穿过进口微波抑制器进入保温箱体内;保温箱体内的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对纤维层进行均匀加热;控制系统根据保温箱体上的温度传感器及湿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调节微波发生器和保湿蒸汽喷射系统的工作状态,保证纤维层具有一定的温度及湿度;最后纤维层在输送帘的运输下,经过出口微波抑制器后进入下一工序。
安装在进、出口微波抑制器与输送帘之间的间隙处的帘式密封条用以保证保温箱内的密闭环境,减少蒸汽泄露,提高设备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纤维层升温速度快,能够给纤维提供一个稳定的恒温,恒湿环境;进、出口微波抑制器能够有效地防止微博泄露,更安全;帘式密封条的设置不仅为保温箱体内提供了可靠密闭的环境,且具有机构简单、功能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备简图。
图2为本发明的A-A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8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