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裂隙修补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246480.X | 申请日: | 2021-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孙荣琪;彭吕妍;冯博韬;宋瑞;李洪亚;李运舟;汪岩松;谢晓康;唐洪宇;陈子悦;郭建祥;杨浩宇;石谦;杜卓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裂隙 修补 装置 使用方法 | ||
一种建筑物裂隙修补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机体外壳为内中空结构,机体外壳的上端面设有安装筒,安装筒向机体外壳内部延伸且不与机体外壳连通,电磁铁安设于安装筒内,安装筒的筒口处安设有限位拨杆,机体外壳的下端面略微向内凹陷;机体外壳的上端面和侧面安设有螺纹连接筒,螺纹支撑杆与螺纹连接筒螺纹连接,机体外壳的侧面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通过导水管与循环水制冷机连接;本发明采用磁性砂浆修补的方法来代替传统方法来对墙体进行修补,磁性浆液在裂隙中凝固的时间更快,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可使磁性浆液振动,进而使修补浆液与墙体的裂隙高度贴合,相比于传统的方法,修补后的墙体使用年限更长且不用反复的修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建筑物裂隙修补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房屋墙壁,会发现无论是内墙还是外墙都会有裂隙。在现代城市中,城市里的房屋和高楼一般会有50到60年的使用寿命。而在多年的使用中,楼板墙面会产生很多的破损和裂隙。如果要对这些裂隙进行修复,采用一般的修补技术是一件较为繁琐的工作。尤其是在处理老旧房屋的裂隙时,会存在许多纵横交错的裂缝,修补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人为的失误。
传统修补房屋裂隙的方法需要在缝隙处钻孔后注射修补浆液,修补房屋裂隙的材料往往所需的凝固时间较长且与裂隙处的贴合度不高,因此修补后墙体的使用年限较短。同时有一些裂缝并不是水平的,对于这些缝隙的修补,传统工艺中的修补材料往往会受到重力作用,使得在注浆过程中,浆液难以将缝隙完全密实填充。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一种建筑物裂隙修补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该方法采用磁性砂浆修补的方法来代替传统方法来对墙体进行修补,磁性浆液在裂隙中凝固时间更快,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可使磁性浆液振动,进而使修补浆液与裂隙处高度贴合,相比于传统的方法,修补后的墙体使用年限更长且不用反复的修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建筑物裂隙修补的装置,包括循环水制冷机和机体外壳,机体外壳为内中空结构,机体外壳的上端面设有安装筒,安装筒向机体外壳内部延伸且不与机体外壳连通,电磁铁安设于安装筒内,安装筒的筒口处安设有限位拨杆,机体外壳的下端面略微向内凹陷;机体外壳的上端面和侧面安设有螺纹连接筒,螺纹支撑杆与螺纹连接筒螺纹连接,机体外壳的侧面设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通过导水管与循环水制冷机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限位拨杆包括有支撑柱、横向挡板和调节旋钮,支撑柱安设于安装筒的筒口的四周,横向挡板连接支撑柱,横向挡板围绕支撑柱的轴心自由转动,调节旋钮安设于支撑柱顶端并旋转调节横向挡板的旋转阻尼。
优选的方案中,螺纹支撑杆包括有外筒、内杆、螺纹连接头和紧固旋钮,内杆一端设置于外筒内并在外筒内上下自由滑动,内杆的另一端与螺纹连接头固定连接,外筒上设有紧固旋钮固定外筒与内杆之间的位置,螺纹支撑杆通过螺纹连接头与螺纹连接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机体外壳采用铝合金材质,机体外壳内部填充有冷却水,电磁铁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
建筑物裂隙修补的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将电磁铁安设于机体外壳上的安装筒内,拨动限位拨杆使电磁铁固定,根据现场情况安装螺纹支撑杆;
Step2:通过导水软管将机体外壳上的出水管和进水管与循环水制冷机相连,通过电缆将电磁铁与电源相连;
Step3:让机体外壳下端面的凹面处贴近墙体缝隙对立面的位置;
Step4:将墙体缝隙的填补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Step5:预先打开循环水制冷机开关,防止电磁铁温度过高后影响电磁铁工作质量;
Step6:清理墙体缝隙周围的杂物,将填补材料填入到墙体缝隙中,注入的同时打开电磁铁开关,使填补材料渗入到电磁力所作用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48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