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6367.1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5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边浩志;周书航;曹博洋;丁铭;曹夏昕;邢继;孙中宁;孟兆明;王辉;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14;G21C15/02;G21C15/253;G21C1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切击式 吸气 系统 安全 内置 高效 换热器 | ||
1.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安全壳内置的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联箱、换热器出口联箱、换热管束、用于连接换热器和安全壳外置换热水箱的上管段和下管段,换热管束分别联通换热器入口联箱和换热器出口联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切击式吸气系统以及储气隔间,切击式吸气系统通过支撑柱与安全壳内壁面连接,切击式吸气系统包括输水结构、喷流结构、吸气结构、排水管以及排气管,输水结构与喷流结构相连,喷流结构与吸气结构相连;输水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漏斗及漏斗输水管,漏斗位于换热管束下方;喷流结构包括与漏斗输水管连接的喷管、设置喷管端部的喷嘴;吸气结构包括设置在喷嘴出口处的转轮、齿轮转向箱、吸气叶轮及吸气管,转轮所在轴通过齿轮转向箱将运动传递给吸气叶轮所在轴,喷嘴和转轮位于主动壳体内,吸气叶轮位于从动壳体内,吸气管的一端连接在从动壳体上、另一端伸至换热管束处;所述排水管一端设置在转轮下部的主动壳体上、另一端伸至堆坑侧壁面处;排气管一端设置在吸气叶轮下部、另一端伸至安全壳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器管束采用螺旋光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包括轮盘及设置在转盘上的水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向箱为实现运动换向的啮合齿轮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向箱为将水平运动转换为竖直运动的啮合齿轮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采用环形联箱,换热器入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换热器出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采用环形联箱,换热器入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换热器出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采用环形联箱,换热器入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换热器出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切击式吸气系统的安全壳内置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联箱和出口联箱采用环形联箱,换热器入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入口,换热器出口联箱设置为安全壳内置换热器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63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