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4594.0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杨炜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7/003;F24F9/00;F24F11/72;B66B11/02;B66B5/02;F24F110/76;F24F11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换气 装置 | ||
1.一种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感应装置(3)、风幕装置(7)、控制电路及第一风扇(1)、第二风扇(2);
所述控制电路同感应装置(3)、风幕装置(7)及各个风扇分别信号连接;
所述风幕装置(7),用于隔离轿厢前部同轿厢后部的空气;
所述感应装置(3),用于探测轿厢内是否有汽车尾气口或汽车尾气口处于轿厢前部还是处于轿厢后部;
轿厢前部设置有连通轿厢内外的第一风扇(1),轿厢后部设置有连通轿厢内外的第二风扇(2);
所述控制电路,当感应装置(3)探测汽车尾气口处于轿厢前部时,控制风幕装置(7)工作隔离轿厢前部同轿厢后部的空气,并控制第一风扇(1)工作向轿厢外排气;
当感应装置(3)探测汽车尾气口处于轿厢后部时,控制风幕装置(7)工作隔离轿厢前部同轿厢后部之间的空气,并控制第二风扇(2)工作向轿厢外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电路,当感应装置(3)探测汽车尾气口处于轿厢前部时,控制风幕装置(7)工作隔离轿厢前部同轿厢后部之间的空气,控制第一风扇(1)工作向轿厢外排气,并且控制第二风扇(2)工作向轿厢内吹气;
当感应装置(3)探测汽车尾气口处于轿厢后部时,控制风幕装置(7)工作隔离轿厢前部同轿厢后部之间的空气,控制第二风扇(2)工作向轿厢外排气,并且控制第一风扇(1)工作向轿厢内吹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电梯停止运行时,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关闭各风扇和风幕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电梯运行且所述感应装置没有探测到轿厢内有汽车尾气口,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关闭风幕装置(7),并控制第一风扇(1)和第二风扇(2)均工作向轿厢内吹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轿门打开,并且所述感应装置没有探测到轿厢内有汽车尾气口,所述控制电路控制关闭风幕装置(7),并控制各风扇均向轿厢内吹气,实现轿厢内外空气的交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装置(3),通过红外线热感应探测器,探测汽车尾气口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热感应探测器安装在轿厢上部靠近轿门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装置(3)采用前后两个探测头;
前探测头安装在轿厢前部侧面轿壁(5);
后探测头安装在轿厢后部侧面轿壁(5);
前后两个探测头均采用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或氮氧化物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装置(7)包括一根C型方管(71)和离心风轮机(72);
所述轿厢的前后向中间位置处的顶板及侧面轿壁(5)形成有风幕孔阵列;
所述C型方管(71)的开口侧对应风幕孔阵列密封扣合到轿厢外侧;
所述离心风轮机(72)安装在轿顶外侧的C型方管(71)上;
所述离心风轮机(72)开启时,使整个C型方管(71)内部都充满高压气体并通过轿厢顶板(4)及侧面轿壁(5)的风幕孔阵列吹入轿厢内,形成风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轿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幕装置(7)包括2个离心风轮机(72);
两个离心风轮机(72)分别安装在轿顶外侧的C型方管(71)的左部及右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45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