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物流用扫码与抓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3108.3 | 申请日: | 2021-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韩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08B5/02;B07C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物流 用扫码 抓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物流用扫码与抓取设备,包括主体座,所述盘座中部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伸孔,所述伸孔内安装有底部设有气罩的气筒,所述气筒的外壁面上呈环形阵列固定有一圈气座,所述气座与所述气筒气体相通,所述盘座的底部开设有一圈大滑轨,所述大滑轨内设有导座,所述导座底部设有抓座,抓座夹取物料时,由于限位板位于打包带顶部,即使打包带有幅度的塑料变形,也会因限位板对其限位作用,令其塑性变形后快速复位,提高了功能性,限位板随抓座移动时挤压气座向下喷气,从而还可对物料外包装上的灰尘向下清理,例如化工喷粉类物料包装等,功能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使得限位板的功能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抓取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物流用扫码与抓取设备。
背景技术
物流发货用的扫码式智能抓取机构,由用于抓取物料的机械手部分、用于对所抓取物料同时扫码记忆的扫码部分、以及用于驱动机械手完成抓取和旋转动作的驱动部分等构成,其中抓取用的机械手部分又由气缸驱动部分和被气缸驱动完成抓取动作的夹座部分构成,在实际使用时,机械手夹座位于物料顶部,驱动部分作用下使夹座慢慢靠近于物料上,再次驱动夹座以对物料完成夹取动作。
然而,抓取机构对打包带打好的物料抓取时,会因抓座对物料夹紧时导致物料包装箱受压变形,从而会导致物料包装箱上的打包带出现松散、变形现象,例如捆压在物料包装箱上的纵横两方向打包带等,特别是对于金属类打包带来说,因物料包装箱受压变形而变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物流用扫码与抓取设备,此装置包括设置在抓座内侧面上的限位板,使得抓取设备的抓座对物料包装抓取时,限位板位于包装箱打包带顶部,从而可减少打包带变形幅度,令物料包装因抓取设备抓取后,不会因打包带大幅度变形而使包装箱出现松散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物流用扫码与抓取设备,包括主体座,所述主体座底部固定有盘座,所述盘座中部沿其高度方向开设有伸孔,所述伸孔内安装有底部设有气罩的气筒,所述气筒的外壁面上呈环形阵列固定有一圈气座,所述气座与所述气筒气体相通,所述气座外侧固定有沿所述气筒内腔向下延伸的连接板,所述盘座的底部开设有一圈大滑轨,所述大滑轨内设有导座,所述导座底部设有抓座,所述抓座内端设有与所述连接板底端连接的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平行于所述盘座的底部,所述导座带动所述抓座沿所述大滑轨的直线方向朝所述伸孔的轴心方向对工件作夹紧动作时,同时使所述抓座带动所述限位板朝所述伸孔的轴心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限位板通过所述连接板挤压所述气座喷气,使得所述气座喷出的气体进入所述气筒内,并通过所述气筒底部设置的气罩朝下喷出;
所述气座上贯穿有与所述气筒气体相通的气管,所述气管贯穿通过所述主体座连接在所述抓座上,所述抓座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所述气管气体相通的喷气口,所述喷气口位于所述限位板底部。
作为优选的:所述抓座上设有与气动机构管道连接的气缸连接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顶面与所述盘座的底面之间设有活动空间,所述限位板的顶面固定有位于活动空间内的弹簧,所述限位板为横截面为波浪状的弹簧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大滑轨的顶面设有小滑轨,所述弹簧的顶面通过轨道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小滑轨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伸孔内,且所述连接板倾斜间隙与所述伸孔的内壁面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面上设有刮杆,所述刮杆是截面为三角面的弧形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抓座底部端头朝所述伸孔的轴线方向弯曲设置,且在所述抓座的底部弯段的内面上设有U形的夹道。
作为优选的:每一处所述的限位板上各设有一处刮杆,每一处所述的刮杆随所述限位板沿所述伸孔的轴心方向移动后,构成了位于所述限位板底部的环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韩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韩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31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