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无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40254.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6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王东明;刘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G06F9/5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苏一帜 |
地址: | 2111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蜂窝 网络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无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实现分布式多CPU节点部署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单个UE的数据被多个CPU节点分布式处理的情况。从而减少了CPU节点间协作的复杂度,也减少了数据处理的时延。本发明包括:UE处于重叠区域中时,通过所述重叠区域中的AP与第一CPU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每个CPU都连接服务范围内的AP,当大于1个的CPU的服务范围重合时形成所述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中的AP与服务该重叠区域的至少2个CPU实现数据交互;UE发生移动后,移动性管理单元修改前端传输网络的路由信息,将所述UE的上行数据路由给第二CPU。本发明适用于以UE为中心的AP的选取和协作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无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蜂窝网络和分布式超大规模MIMO作为未来6G网络的关键技术方向,通过多节点的协作,实现资源的联合调度和数据的联合发送接收,一方面有效消除了干扰,增强了信号接收质量;另一方面增强了覆盖。在无蜂窝网络中,多个接入点(access point,AP)联合为UE提供服务。多个接入点在在中央处理器(CPU) 节点汇聚。对于下行数据CPU进行处理后分发到多个AP进行发送;对于上行数据,多个AP的数据汇聚到CPU,CPU合并后作进一步处理。其中,对于AP的选取和协作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以网络为中心的模式,第二种是以UE为中心的模式。
但是,在以UE为中心的模式中,理想状态下所有AP连接在同一个CPU节点下。 CPU节点和AP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如果为某个UE服务的AP集合内的所有AP连接到同一个CPU节点,则该UE的数据需要在同一CPU节点分发和汇聚。但如果UE所处位置为多个CPU节点覆盖范围的交界处,则UE的优选AP集合中的AP可能会连接到不同的CPU节点。物理层处理中的一些步骤不太易于实现分布式计算。例如在下行处理中信道编码需要在一个节点完成,然后才能分发到多个节点进行下一步处理。上行处理中,需要合并各个节点的数据才能进行信道解码。因此目前的分布式CPU架构不能够很好的支持上述情况。
现有的一种改进方案是增加多个CPU节点间的协作。对于上行数据,各个CPU 节点从连接到该节点的AP接收数据,进行分布式处理。之后多个CPU节点的数据汇聚到一个CPU节点进行合并后处理;对于下行数据,某一个CPU节点对UE数据进行合并处理后分发到多个CPU节点。各个CPU节点进行下一步处理后分发到该 CPU连接的AP。但这样改进方案依旧存在缺陷,比如:CPU节点间协作非常复杂,改进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网络架构、物理层及协议栈改动大;CPU节点间传输距离大,增加额外延迟,因此对CPU节点间的距离有限制;以及,对CPU节点间传输网络带宽和延迟要求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无蜂窝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能够实现分布式多CPU节点部署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单个UE的数据被多个CPU 节点分布式处理的情况。从而减少了CPU节点间协作的复杂度,也减少了数据处理的时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UE处于重叠区域中时,通过所述重叠区域中的AP与第一CPU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每个CPU都连接服务范围内的AP,当大于1个的CPU的服务范围重合时形成所述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中的AP与服务该重叠区域的至少2个CPU实现数据交互;UE发生移动后,移动性管理单元修改前端传输网络的路由信息,将所述 UE的上行数据路由给第二CPU,其中,所述第一CPU的服务范围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CPU的服务范围的一部分重合,且在重合的服务范围内的AP通过前传网络与所述第一CPU和所述第二CPU建立了数据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40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