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贮藏绿茶的品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9539.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8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芳;苏小琴;孔俊豪;刁春华;左小博;涂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L3/3472;A23L3/3544;A23L3/3454;B32B27/30;B32B27/34;B32B27/18;B32B15/20;B32B15/082;B32B15/088;B32B15/085;B32B7/12;B32B33/00;B32B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沈渊琪 |
地址: | 310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贮藏 绿茶 品质 控制 方法 | ||
一种常温贮藏绿茶的品质控制方法,属于茶叶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1)包装前的绿茶,经过毛火干燥、回潮、足火干燥处理,即经过二次以上的干燥工序,回潮时间控制在30~60 min,水分控制在2.5%~5%;2)称取一定重量步骤1)绿茶,采用茶多酚缓释EHA/AL/PE复合包材进行包装,加入茶提取物保鲜剂;3)对步骤2)包装进行抽真空;4)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低于60%的条件下贮藏。本发明采用茶多酚缓释抗氧化EHA/AL/PE复合包材、茶提取物保鲜剂层层阻隔,绿色、节能、环保,可实现绿茶常温条件下(15~25℃)品质风味的保持,延长货架期,在阻氧、阻湿、避光等方面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贮藏绿茶的品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茶(
绿茶(Green Tea)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60%以上,因其独特的保健功效被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为六大健康饮品之首,且因其独特的品质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我国绿茶出口和国内消费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在带动中国茶产业经济快速发展中具有突出作用。然而,绿茶货架期较短,在贮藏、流通各个环节中,由于贮藏条件选择不当及环境因素的动态变化,常使产品出现“色泽加深、滋味变淡、收敛性加强、香气降低”等品质陈变甚至劣变特征,降低其营养和经济价值。据统计,每年由于茶叶产品的保鲜不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贮藏过程中绿茶品质控制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绿茶贮藏方法主要有干燥贮藏法、低温冷藏法、脱氧充氮贮藏法、特殊包装材料贮藏法,辐射保鲜法、降低残留酶活性等方法。现有的绿茶保鲜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普遍使用的绿茶保鲜方法为低温贮藏法,一方面能耗大并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消费者冰箱冷藏后的绿茶会有冰箱味,一定程度影响品质风味。二是采用的保鲜方法比较单一,影响整体保鲜效果。
贮藏、流通、消费过程中,不同包装材料对绿茶的安全性和品质风味具有重要影响,好的包装材质能通过阻隔水分、光照、氧气、化学污染物、微生物等不利因素而延长其货架期。目前常用的绿茶内袋包装材质主要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酯(PBT、PET)等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复合形成多层复合材料。多层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虽优于单层包材,但对氧气分子的阻隔性能仍然满足不了贮藏过程中绿茶品控需要。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阻隔、缓释控氧的绿茶包装材料,使得贮藏和流通过程中满足控制绿茶品质的要求,从而保持其新鲜度。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lcohol, EVOH)是乙烯和乙烯醇的共聚物经皂化或部分皂化反应而制得的醇解产物,乙烯基链段和乙烯醇基链段的比例通常为20-40%,60-80%,可有效阻止氧气、二氧化碳等等非极性气体的渗透,其阻气性比 PA 高 100倍,比PE、PP 高 10000 倍,比目前常用阻隔性材料的 PVDC (聚偏二氯乙烯)高数十倍,另外其对非极性的油类、有机溶剂也有极好的阻隔性能。聚酰胺6(PA6)又称尼龙6,是由大分子主链中酰胺基团重复出现的高聚物的总称,有着很好的拉伸性能以及较好的阻氧性能,是用于食品包装的最广泛使用的高阻隔聚合物。聚乙烯(PE)为典型的热塑性材料,其柔软性和水蒸气渗透性较好。将EVOH聚合物与PP、HDPE、PA、PE等进行共混改性,可获得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阻隔性、耐高温性及力学性能综合优势,可提高食品风味物质的保留程度,延长食品贮藏时间,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未经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5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掩模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分区域分阶段采集影像的平板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