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听觉增强环境感知的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9331.0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8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柏勋;王澄 | 申请(专利权)人: | 聆感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1/40;H04R3/00;H04R25/00;G10L21/0232;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林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听觉 增强 环境 感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听觉增强环境感知的方法及装置,获取声音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原始音频;通过预先生成的人耳空间声学补偿传递函数处理所述原始音频得到最终音频,所述人耳空间声学补偿传递函数用于补偿发声源抵达所述声音采集单元位置与人耳位置所产生的声学传递函数差异;输出所述最终音频到接收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以听觉增强环境感知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校正声音采集单元所处位置与人耳位置不同造成的声音采集单元所获取的原始音频与人耳所在位置应该听到的音频的差异,使得发送给接收装置的音频更加还原真实的环境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听觉辅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听觉增强环境感知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辅助听觉产品,如辅听耳机、助听器等主要是依附产品结构上自带的麦克风针对环境中的噪音以及语音进行采集,再利用其中的数位讯号处理芯片或机器学习芯片,通过算法的计算来去除所采集声源中的噪音以及进行语音增强的处理;这种方式虽然能够适度的放大语音讯号,去除不必要的环境噪音,但有时候会因为过度的强降噪处理导致语音细节的损伤,使得语音理解性降低。对于听损的使用者,虽然语音的音量可以被放大,但因语音理解性下降,使用者却不一定能有效理解语音的内容,而这类型辅助听觉的产品,主要面向的用户是存在听损情况的用户,应该以提升语音的理解性为主。
另一种技术,是利用远端手机的麦克风,使麦克风更接近说话的语者方,通过无线与低延迟的方式,将手机端或接收端的麦克风的音频讯号以无线讯号的形式传递到耳机或助听器端,使得接收端可以提供给与发声端距离更远的人,如拾取隔壁房间说话的声音;在新款苹果手机的功能中,有一个叫“即时聆听”的功能,就是实践了类似这样的方式,利用手机端的麦克风接收声音传到蓝牙耳机上。
在苹果美国专利USP 10332538Method and system for speech enhancementusing a remote microphone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远程麦克风的语音增强系统具有无线接收器,该无线接收器从远程设备的第一麦克风接收信号。延迟缓冲器从第二麦克风接收第二麦克风信号,并且延迟可调延迟。可调延迟基于无线延迟和声学延迟之间的差异。噪声抑制器基于第一麦克风信号和可调延迟的第二麦克风信号为听筒扬声器生成输出音频信号;但此篇专利主要是利用远程麦克风(第一麦克风)与接收端(第二麦克风)的延迟差异,将无线与声学之间的延迟差异于信号生成前加以叠加,只能弥补时间差异;
除此之外,现有听觉辅助产品其采集声音的方式通常只是简单将外界的麦克风所接收的声音直接传入耳内传感器,经过音讯处理,增强人声,并未进行相应空间声场处理,无法通过放大的声音模拟出真实人耳听觉对环境的空间感知,如声音的渐远渐近、或环绕等感受,并且经常有可能把噪音也一同放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听觉增强环境感知的方法与装置,能够将感知的讯息转化为声音并进行增强,并且可以模拟真实空间的听觉环境,并针对环境进行降噪,以避免不必要的外部噪音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听觉辅助感知方法,包括步骤:
S1、获取声音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原始音频或振动讯号;
S2、通过预先生成的人耳空间声学补偿传递函数处理所述原始音频得到最终音频,所述人耳空间声学补偿传递函数用于补偿发声源抵达所述声音采集单元位置与人耳位置所产生的声学传递函数差异;通过频率调变将所述振动讯号耦合至所述最终音频得到输出音频;
S3、输出所述输出音频到接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听觉增强环境感知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聆感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聆感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93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