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8133.2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马晓曦;王晓燕;王紫欣;高耀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38 | 分类号: | F23R3/38;F23R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路 双气路 复合 燃油 喷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包括主油路和副油路,中心气路和外气路,旋流器。中心气路分前后两段分别为主油路掺混室、副油路掺混室,均呈喇叭形,主副油路分别向前后两段中喷油,燃油进入中心气路立即被高速气流吹散以液膜破碎的方式完成第一次雾化。外气路以环形通道的形式依附在中心气路四周,在主油路掺混室通过一系列圆孔导入气流对燃油进行二次雾化。喷嘴出口的旋流器再对燃气混合物进行一次雾化掺混。本发明中的双油气路设置,使得燃油在内部率先完成了两次雾化,通过旋流器进行第三次雾化,整个发明结构简单,能使燃油与空气完全混合,喷出的燃油空间分布均匀,雾化效果好,经济适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燃烧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
背景技术
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基本性能和结构分布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对于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来说,其中仍然存在大量的难题和挑战,因此在结构设计和性能上仍然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例如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概念的发展应用,这些都是保证其技术持续进步的源泉。
为了提高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性能,其内部燃油雾化效果是重要的一环,燃油雾化效果的好坏决定着燃烧室工作特性的好坏,要使燃油和空气完全混合,且燃油空间分布均匀,因此对于燃油雾化的研究是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研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以提高燃油与空气的掺混雾化效果,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了降低供油压力设计了主副油路二路合作供油,并且增加了侧向进气外气路,喷气孔的设计也使得雾化的更加均匀。最后的旋流器一方面完成了三次掺混雾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形成回流区稳定火焰提供了辅助作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包括中心气路,外气路,主油路,副油路以及旋流器。
所述的中心气路,其特征在于中心气路由两段扩张型掺混室拼接而成,进口为直径20㎜的圆孔,而出口扩张为40㎜的圆孔。
所述的外气路,其特征在于外气路为圆环形围绕在中心气路外侧,圆环内外径分别为30㎜、32㎜,二次进入的空气避免主油路喷油之后雾化质量变差。
所述的主副油路,其特征在于从侧面进入气路前后端的掺混室,副油路在前直径为6mm,主油路在后直径为8mm。
所述的旋流器,其特征在于中心开孔3mm而四周为叶片,气路中心的燃油雾化效果较好可以直接喷出,而四周与喷气孔气流混合的燃油经旋流提高雾化质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喷嘴具有双油路与双气路,中心气路由两段扩张型通道拼接而成,燃油从侧向分主副双路进入,一方面降低了供油压差,另一方面使燃油进入高速气流中发生碰撞破碎,能够有效改善燃油雾化效果。外气路呈环形围绕在中心气路外侧,通过喷气孔进入主油路掺混室,防止主油路进油降低了整体燃油的雾化质量。旋流器的存在也提高了喷口处的雾化效果起到稳定火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整体示意图
图2: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后视图
图3: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剖视图
图4:一种双油路双气路复合式燃油喷嘴侧向剖视图
图中1、主油路,2、副油路,3、中心气路,4、外气路,5、喷气孔,6、旋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8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