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洞内支撑顶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7767.6 | 申请日: | 2021-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0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腾;冯超;孔恒;白川江;陈忠忠;苏芹照;扈延清;王蕾;刘树锋;刘县伟;林雪冰;王金枝;葛寅泽;韩陈旗;洪传龙;何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24 | 分类号: | E21D15/24;E21D15/50;E21D15/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洞内支撑顶紧装置,涉及隧道支撑装置领域。该洞内支撑顶紧装置,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内部靠下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上下两端贯穿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顶端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螺纹孔的内端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支撑螺杆的顶端贯穿转动件通至平面轴承内端。本发明设计了洞内支撑顶紧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与隧道管片一直保持完全贴合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洞内支撑的支撑效果,该装置为可拆卸结构,可以安装在不同的支撑结构上,使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洞内支撑顶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路、铁路和城市交通建设中,为跨越江河、深谷和海峡或穿越山岭和水底都需要建造各种桥梁和隧道等结构构造物,在桥梁和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大断面隧道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隧道衬砌要求一次成型,且内表面成型质量、外观质量等要求均较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支撑装置的好坏局盯着桥涵隧道成型后的尺寸精度、不同半径处结构的光滑程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洞内支撑结构中支撑隧道管片的结构多为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节,这就导致有时候洞内支撑无法与管片紧密贴合,从而导致整个支撑结构起到的支撑效果较差,影响隧道的安全性,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洞内支撑顶紧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洞内支撑顶紧装置,解决了现有支撑结构无法与隧道内壁管片紧密贴合而导致支撑效果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洞内支撑顶紧装置,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内部靠下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上下两端贯穿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顶端设置有平面轴承,所述螺纹孔的内端螺纹连接有支撑螺杆,所述支撑螺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支撑螺杆的顶端贯穿转动件通至平面轴承内端。
优选的,所述平面轴承包括紧环和松环,所述紧环固定设置在转动件的上端面上,所述松环设置在紧环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松环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下沉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件设置成圆柱体状。
优选的,所述平面轴承的直径与转动件的直径大小相同。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将支撑螺杆通过连接块连接在支撑结构上,然后通过转动转动件使其在支撑螺杆上上下移动,直到转动件上端的平面轴承与隧道管片完全贴合,此时整个支撑结构能够起到极好的支撑效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洞内支撑顶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设计了洞内支撑顶紧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保证与隧道管片一直保持完全贴合的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洞内支撑的支撑效果。
2、本发明设计了洞内支撑顶紧装置,该装置为可拆卸结构,可以安装在不同的支撑结构上,可以在不同大小的隧道内使用,使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螺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转动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其中,1、转动件;2、螺纹孔;3、平面轴承;4、支撑螺杆;5、连接块;6、下沉槽;31、紧环;32、松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7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