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6081.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7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康;柴晓光;宁圃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H02M1/34;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包括:控制终端根据用户输入的脉冲信息,生成对应的脉冲生成信号;脉冲发生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控制终端连接,根据脉冲生成信号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生成对应脉冲类型的脉冲信号;驱动电路对所述脉冲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得到驱动信号;隔离电源实现外接电源与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之间的强弱电隔离,及为所述脉冲发生器及驱动电路供电。本发明中用户通过控制终端将脉冲信息,以无线通信方式发至脉冲发生器,脉冲发送器依据脉冲信息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生成对应的脉冲信号,驱动电路对脉冲信号电平转换得到驱动信号,从而实现无需修改及烧写脉冲发生器内置的程序,即可得到需要的脉冲信号,实验周期,操作方便且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装置的基本任务是将信息电子电路传来的信号按照其控制目标的要求,转换为加在电力电子器件控制端和公共端之间,可以使其开通或关断的信号。对半控型器件只需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对全控型器件则既要提供开通控制信号,又要提供关断控制信号,以保证器件按要求可靠导通或关断。目前,得到控制信号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利用信号发生器得到;一种是利用DSP等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得到;另一种是通过555定时器等基本数字电路硬件搭建的电路实现。但是信号发生器的可定制化程度低,体积较大,不具备完全输出需要的控制信号的能力;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得到双脉冲的方法则需要通过编程来实现控制信号输出及脉宽调节,技术复杂不利于推广;且每次调节脉宽均得修改代码并重新烧写,极为不便;同时需要电脑作为上位机,在没有电脑或不方便携带电脑的场景下就无法进行实验。通过基本数字电路实现的脉宽可调的控制信号发生器,其调节脉宽时不能准确知道旋钮此时对应的输出脉宽,需要不停地触发输出用示波器捕捉来获取脉冲宽度,调节效率非常低;同时调节和触发操作都要实验人员手动完成,而实验常常要用到几百伏的电压,如果强电隔离不当则难以保障安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脉冲发生器中,由于每次调节脉宽均得修改代码并重新烧写所带来的不便,以及不方便携带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驱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装置,包括:控制终端、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及隔离电源,其中,控制终端,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低电平脉冲宽度、高电平脉冲宽度、脉冲类型、脉冲触发时间,生成对应的脉冲生成信号;脉冲发生器,其输入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控制终端连接,用于根据脉冲生成信号,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生成对应脉冲类型的脉冲信号;驱动电路,其与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得到驱动信号;隔离电源,与外接电源连接,用于实现外接电源与脉冲发生器、驱动电路之间的强弱电隔离,及为脉冲发生器及驱动电路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脉冲类型包括:单个双脉冲信号、单个单脉冲信号、周期重复双脉冲信号及周期重复单脉冲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脉冲发生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及脉冲发生模块,其中,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实现脉冲发生模块与控制终端之间的通信;脉冲发生模块,用于根据控制终端发送的低电平脉冲宽度、高电平脉冲宽度、脉冲类型、脉冲触发时间,切换至对应的工作模式,生成对应的脉冲信号;无线通信模块及脉冲发生模块集成于同一芯片中。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还包括:缓冲电路,其连接于脉冲发生器及驱动电路之间,用于对脉冲信号进行缓冲及放大。
在一实施例中,缓冲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一开关管及第二开关管,其中,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均与隔离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且均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均用于输出脉冲信号;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脉冲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其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6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