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3820.5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1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波田野利昭;伊藤雅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7/02;F16M11/04;F16M11/1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定位 系统 | ||
1.一种轨道定位系统,其在升降路径内对轨道进行定位,该轨道定位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倾斜检测装置和轨道定位装置,
上述倾斜检测装置具备:
设置于上述升降路径的下部且向上方照射激光光束的激光照射部;
改变上述激光照射部的姿势的姿势改变部;
控制上述姿势改变部的动作的姿势控制部;以及
设置于上述升降路径的上部且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受光部A,
上述轨道定位装置具备:
把持上述轨道的轨道把持部;
使由上述轨道把持部把持的上述轨道向轨道固定位置移动的轨道位置调整部;
控制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的定位控制部;以及
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受光部B,
上述姿势控制部以能够由上述受光部A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式控制上述姿势改变部的动作,
上述定位控制部以上述受光部B接收向上述激光照射部与上述受光部A之间照射的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式使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部A具备使上述激光光束收敛的激光光束收敛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部A具备抑制上述激光光束以外的干扰光线透过的干扰光线抑制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由在左右方向上伸缩且与上述升降路径的壁面接触而产生支撑力的左右位置调整部和在前后方向上伸缩的前后位置调整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获得上述受光部A的激光位置坐标数据并利用无线发送上述激光位置坐标数据的无线通信机A、接收从上述无线通信机A发送的上述激光位置坐标数据并向上述姿势控制部发送的无线通信机C,
上述姿势控制部基于上述激光位置坐标数据以上述激光照射部被上述受光部A受光的方式控制上述姿势改变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接收上述激光位置坐标数据的无线通信机B,上述无线通信机B向上述定位控制部发送上述激光位置坐标数据,
上述定位控制部基于上述激光位置坐标数据并以上述受光部B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式控制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
7.一种轨道定位系统,其在升降路径内对轨道进行定位,该轨道定位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倾斜检测装置和轨道定位装置,
上述倾斜检测装置具备:
设置于上述升降路径的下部且向左右方向照射第一激光光束的激光照射部;
改变上述第一激光光束的照射方向的光路改变部;
改变上述光路改变部的姿势的姿势改变部;
控制上述姿势改变部的动作的姿势控制部;以及
设置于上述升降路径的上部且接收由上述光路改变部改变了的第二激光光束的受光部A,
上述轨道定位装置具备:
把持上述轨道的轨道把持部;
使由上述轨道把持部把持的上述轨道向轨道固定位置移动的轨道位置调整部;
控制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的定位控制部;以及
接收上述第二激光光束的受光部B,
上述姿势控制部以能够由上述受光部A接收上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方式控制上述姿势改变部的动作,
上述定位控制部以上述受光部B接收向上述光路改变部与上述受光部A之间照射的上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方式使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轨道位置调整部由在左右方向上伸缩且与上述升降路径的壁面接触而产生支撑力的左右位置调整部和在前后方向上伸缩的前后位置调整部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8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
- 下一篇:可穿戴摄像机和用于可穿戴摄像机中的功耗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