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机组燃煤发热量的动态估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33586.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6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蔡远利;赵彦博;胡怀中;张渊;高鑫;姜浩楠;闫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 机组 燃煤 发热量 动态 估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火电机组燃煤发热量的动态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入炉空气量、炉膛出口烟气量及炉膛烟气含氧量与发热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静态估计模型;
步骤2,基于火电机组的制粉系统、送风机和引风机的动态传输过程,构建获得系统机理模型;其中,所述系统机理模型用于获得入炉空气量、炉膛出口烟气量及炉膛烟气含氧量的动态估计值;
步骤3,基于静态估计模型和系统机理模型,选取输入变量、状态变量与量测量,建立滤波系统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获得燃煤发热量的动态估计模型;根据所述动态估计模型完成火电机组燃煤发热量估计;
步骤2中,所述系统机理模型包括:
制粉系统的动态模型,表示为,
Wpf=K2·ΔP·Mpf,
式中,Mc为原煤存量;Mpf为煤粉存量;ΔP为进出口压差;τ0为纯滞后时间;Wc为给煤量;Wpf为入炉煤粉量;K1、K2为比例系数;t为时间;
二次风机与引风机的动态传输模型,表示为,
式中,Wsa和Wgsy分别为二次风机流量与引风机流量;Wba和Wgso分别为入炉二次风流量与炉膛出口烟气流量;Tsf和Tyf为动态传输时间常数;
烟气密度与炉膛负压模型,表示为,
Wgsin=Wba+Wpf,
式中,Vb为炉膛容积;Cb为流容系数;ρgs为烟气密度;Wgsin为进入炉膛的风粉混合物总质量;Pf为炉膛压力;
炉膛烟气含氧量模型,表示为,
式中,Ocp为烟气含氧量;Ocpin为炉膛入口烟气含氧量;Vgsin和Vgso分别为炉膛入口与出口烟气体积流量;Vba为入炉空气体积流量;ρa为空气密度;V0为理论空气消耗量;Qnet,ar为燃煤低位发热量;F(·)为燃煤发热量与理论空气量之间的近似函数关系;
步骤3中,输入量、状态量与量测量分别选取为:
利用欧拉法得到滤波系统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的离散化系统模型,表示为:
式中:a11=(1-K1Ts),a21=K1Ts,a22=(1-K2·ΔP·Ts),a52=Ts(K2·ΔP·Ts)/Vb,a62=Ts(K2·ΔP·Ts)/Cb,a72=Ts(K2·ΔP·Ts)Ocpin(k)/(Vb·ρgs(k)),a33=(1-Ts/Tsf),a53=Ts/Vb,a63=Ts/Cb,a73=Ts·Ocpin(k)/(Vb·ρgs(k)),a44=(1-Ts/Tyf),a55=(1-Ts·Vgso(k)/Vb),a65=-Ts·Vgso(k)/Cb,a66=1,a77=(1-Ts·Vgso(k)/Vb),b11=Ts·δ(k-T0)V0(k)=F(Qnet,ar(k)),其中,Ts为离散系统采样时间;
滤波系统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的量测方程为:
步骤3中,燃煤发热量的动态估计模型的表达式为,
式中,Kvq为理论空气热量比定;QMar代表水分质量分数所含的热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35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粒子及其应用
- 下一篇:抗蚀刻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