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32569.0 | 申请日: | 2021-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琴 |
主分类号: | B02C4/08 | 分类号: | B02C4/08;B02C4/28;B02C23/10;B07B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娟 |
地址: | 334499 江西省上***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冶炼 设备 | ||
1.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箱体(2)、粉碎辊(7)、筛分件(8)、振动组件、接料斗(13)、接液箱(14)和输送带机构(16);
进料斗(1)与箱体(2)顶部连通,粉碎辊(7)位于进料斗(1)下方,粉碎辊(7)沿横向并排设置有两个,箱体(2)横向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01),箱体(2)底部设置有支腿(202),箱体(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粉碎辊(7)转动的驱动机构;筛分件(8)位于粉碎辊(7)下方,筛分件(8)贯穿出料口(201),筛分件(8)沿远离输送带机构(16)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倾斜;振动组件沿纵向并排设置有两组,振动组件包括滑动杆(9)、连接板(10)、弹性件(11)、固定板(12)和激振器,滑动杆(9)竖直设置在筛分件(8)底部,滑动杆(9)贯穿固定板(12)并与固定板(12)滑动连接,固定板(12)固定设置在箱体(2)内表面上,连接板(10)与滑动杆(9)底端连接,弹性件(11)两端分别与筛分件(8)和固定板(12)连接,激振器设置在连接板(10)上;接料斗(13)位于筛分件(8)下方,接料斗(13)设置在箱体(2)上,且接料斗(13)贯穿箱体(2)底部,接液箱(14)顶部与接料斗(13)连通,接液箱(14)底部连通有排液管(15),排液管(15)上设置有控制阀(151),输送带机构(16)设置在箱体(2)横向一侧,输送带机构(16)沿远离箱体(2)方向由上至下逐渐倾斜,输送带机构(16)顶端位于筛分件(8)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安装罩(3)、电机(4)、主动齿轮(5)和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并排设置有两组,转动组件包括从动齿轮(6)和安装轴(61),安装罩(3)设置在箱体(2)上,电机(4)设置在安装罩(3)上,电机(4)与主动齿轮(5)驱动连接,主动齿轮(5)与一个从动齿轮(6)啮合连接,该从动齿轮(6)与另一个从动齿轮(6)啮合连接,从动齿轮(6)和粉碎辊(7)同轴设置在安装轴(61)上,安装轴(61)设置在箱体(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筛分件(8)包括分隔条部(81)和筛板部(82),分隔条部(81)设置在筛板部(82)上侧表面上,分隔条部(81)沿纵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分隔条部(81)和筛板部(82)均沿远离输送带机构(16)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分隔条部(81)为三棱柱结构,且分隔条部(81)的一个侧面贴合筛板部(82)上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筛板部(82)上设置有筛孔(821),筛孔(821)位于相邻两个分隔条部(81)之间下方,筛孔(821)中心轴竖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箱体(2)内表面上设置有限位筒(20),限位筒(20)为矩形筒状结构,限位筒(20)上设置有用于穿过粉碎辊(7)的安装孔,限位筒(20)位于进料斗(1)下方;输送带机构(16)顶部纵向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板(1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支腿(202)底部设置有底板(18),接液箱(14)设置在底板(18)上,输送带机构(16)设置在底板(18)上,底板(18)底部设置有脚杯轮(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铜回收冶炼设备,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两个粉碎辊(7)转动;
S2、启动激振器,激振器驱动连接板(10)振动,连接板(10)通过滑动杆(9)和弹性件(11)带动筛分件(8)振动;
S3、通过进料斗(1)向箱体(2)内添加废铜;
S4、两个粉碎辊(7)对废铜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的材料下落至筛分件(8)上,材料中的液体穿过筛分件(8)并下落至接料斗(13)内,最终下落至接液箱(14)内,材料中的固体沿着筛分件(8)滑落,并通过出料口(201),最终滑落至输送带机构(16)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琴,未经李小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325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