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线盘自动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9548.3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1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梅;刘长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67/04;B65H54/44;B65H54/70 |
代理公司: | 赣州捷信协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1 | 代理人: | 裴胜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线 自动 缠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线盘自动缠绕装置,支架上从前向后依次设有摆动机构、剪切机构、缠绕机构和夹取机构;摆动机构在缠绕机构工作过程中相对左右摆动,便于均匀放线;缠绕机构包括:线轴驱动机构、引线组件和可移动从动圆盘组件,线轴驱动机构上的转轴与摆动机构的摆动方向平行;引线组件上的圆盘通过若干个第一伸缩杆转动套设在线轴驱动机构的转轴上;转轴上相对静止地套设有待绕线的线轴筒,且线轴筒位于圆盘座内侧;可移动从动圆盘组件与转轴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用于线轴驱动机构完成缠线动作后与转轴脱开,且可移动从动圆盘组件与支架通过滑轨前后滑动连接;最后通过夹取机构将线轴筒卸下;本发明能够自动完成引线缠绕和拆卸,节约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引线等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线盘自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引线缠绕多采用人工手动缠绕的方式,这样既工作效率低,施工人员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市面上也出现了直接靠电机转动缠绕引线的装置,但由于电机转速较快,缠线仍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也会影响引线使用质量,且采用电机驱动很容易出现转轴反转的情况,就会使得引线杂乱无章。
专利文献1.CN20182183203,一种自动绕包装置,2019.5.7.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绕包装置,包括围绕被包线材周向转动的缠绕盘以及驱动缠绕盘沿被包线材轴向直线运动的直线模组;缠绕盘为圆环结构,其圆环面上设置有绕包带放卷系统,通过缠绕盘的转动和直线运动将绕包带均匀地缠绕在被包线材上。该实用新型的自动绕包装置主要用于对电缆接头处进行自动绕包,对电缆接头处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可靠的控制方式,通过对绕包带放卷速度与缠绕速度之间的控制产生缠绕预紧力以及对绕包长度进行设置以实现自动控制,同时可对绕包带上的隔离带进行分离和收卷,整个装置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等特性,不仅可以用于电缆连接处的绕包,还适合不同种类杆件进行缠绕作业;
虽然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电缆缠绕不均匀的问题,自动化程度高,但是该实用新型仍然忽视了电缆缠绕时误操作导致电机反转的情况,电机反转后若没有及时制止极易存在安全隐患;
专利文献2.CN201721076730,一种方便取出收线盘的线圈缠绕装置,2018.5.4.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取出收线盘的线圈缠绕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与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支架的左侧面通过电动推杆与第一支撑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滑块的上表面固定,且滑块设置 在底板上表面开设的滑槽内。该方便取出收线盘的线圈缠绕装置,通过设置电机、传动装置、转轴、第一轴承、第一挤压板和圆杆,从而使圆杆的外表面与圆筒的内表面搭接,且卡块的外表面与凹槽的内壁搭接,从而不需要工人用螺栓或其他工具把收线盘固定,从而方便了工人安装收线盘,且当线圈缠绕完毕后工人控制电动推杆缩短,即可把圆筒和圆杆分离,使工人可以把收线盘从圆筒的外表面取下,从而方便了工人拆装收线盘。
尽管该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把收线盘从圆筒外表面取下,方便了工人的拆装收线盘,自动化程度高,但仍存在由于电机转速较快,引线无法均匀的缠绕至收线盘上,导致缠绕的导线可能还不如人工缠绕的均匀。
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既可以缠绕引线均匀、且厚度相近,又实现转轴仅可单向转动,防止其逆向转动的长线盘自动缠绕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线盘自动缠绕装置,摆动机构在缠绕机构工作过程中相对左右摆动,便于均匀放线;线轴驱动机构上的转轴与摆动机构的摆动方向平行;引线组件上的圆盘通过若干个第一伸缩杆转动套设在线轴驱动机构的转轴上;可移动从动圆盘组件用于线轴驱动机构完成缠线动作后与转轴脱开;最后通过夹取机构将线轴筒卸下;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引线缠绕和拆卸,节约劳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信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9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