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8105.2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2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苟燕子;陈家辉;王应德;王兵;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26 | 分类号: | D04H1/4326;D04H1/728;D06C7/04;D06C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化学 计量 sic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原纤维、对原纤维依次进行预氧化、预烧和烧结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以聚铝碳硅烷为先驱体,与现有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相比,本发明通过引入铝烧结助剂来抑制高温烧结过程中晶粒粗化的问题,从而避免粗化晶粒对微纳纤维形貌和结构的破坏;该制备方法结合了静电纺丝与先驱体转化来制备SiC微纳纤维膜,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简便;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有机溶剂性质来改变纤维表面形貌,以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iC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iC纤维作为一种陶瓷材料,相比于其他氧化物陶瓷纤维,具有Si-C强共价键,因此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和耐腐蚀等优异性能。目前制备SiC纤维的方法中最为成熟的是先驱体转化法,包括先驱体合成、熔融纺丝、不熔化处理和高温烧成四大工艺步骤。但是通过熔融纺丝制备的SiC纤维直径约为10微米,纤维直径难以细化至微纳米尺度,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纤维直径难以细化至微纳米尺度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聚铝碳硅烷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静电纺丝,得到原纤维;
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四氢呋喃、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S2:将所述原纤维依次进行预氧化、预烧和烧结,得到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纤维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由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本发明提供的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以聚铝碳硅烷为先驱体,与现有以聚碳硅烷为先驱体相比,本发明通过引入铝烧结助剂来抑制高温烧结过程中晶粒粗化的问题,从而避免粗化晶粒对微纳纤维形貌和结构的破坏。
2、本发明提供的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结合了静电纺丝与先驱体转化来制备SiC微纳纤维膜,所需设备简单,工艺简便;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有机溶剂性质来改变纤维表面形貌,以增加纤维的比表面积。
3、本发明提供的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对原纤维依次进行预氧化、预烧和烧结,其中,预氧化过程通过引入氧为后续热交联过程形成交联结构做准备;预烧过程一方面通过热交联形成交联结构,使纤维不发生熔融并丝,另一方面使有机纤维无机化,转变为Si-C-O-(Al)无机纤维;烧结过程通过SiCxOy相发生分解去除富余氧,并在高温烧结过程实现SiC晶粒生长和致密化。
4、本发明提供的高结晶近化学计量比SiC微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SiC微纳纤维膜中纤维平均直径小于2微米,氧含量少于1wt%,C/Si原子比为1~1.15,所得晶粒为β-SiC(SiC有六方晶体结构和立方晶体结构,β-SiC为立方结构,相比于六方结构α-SiC制备温度低,两者分界线约为1700℃,而且β-SiC硬度更高),所述β-SiC晶粒的平均尺寸为25~30nm(用XRD测量),且该SiC微纳纤维膜具有柔性和力学性能,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在高温极端环境下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8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