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禽类宰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961.6 | 申请日: | 2021-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1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晖;李建荣;成思源;董华锋;李秀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九玄(广州)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1/00 | 分类号: | A22C21/00;G06T7/6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韩国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大学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禽类 宰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禽类宰杀装置,涉及禽类屠宰加工技术领域,禽类宰杀装置包括夹持活禽头部的头部固定结构、喉部限位结构、切割结构、升降结构、切割深度调节结构、信息采集组件和控制器,头部固定结构包括两个夹持部和带动两个夹持部相互靠近和远离的第一移动组件,喉部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三个限位部,分别抵在喉部的不同位置,切割结构包括刀具组件以及带动刀具组件移动的第二移动组件,上述三个结构均设置在升降结构上、以跟随升降结构同步升降,切割深度调节结构调节刀具组件的位置或限位部的位置,信息采集组件用于采集不同活禽的头部尺寸信息,控制器与上述各个部件通信连接。如此设置,对不同禽类实现自动化精准切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类屠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禽类宰杀装置。
背景技术
活禽宰杀环节在国内外均使用人工割喉放血的方式进行。活禽放血宰杀,不仅需要切断活禽喉部的三根动脉,还需要切断气管、食道,但不能对喉骨造成损伤,否则切割过深会在脱毛时断头,切割过浅又会放血不完全导致无法达到工艺要求,故宰杀不同活禽,对切割深度和切割位置有不同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少数专利涉及辅助固定装置,由人将禽类放入辅助固定装置中,再进行宰杀;也有提及在生产线上放置刀片,当活禽经过时借助相对运动进行宰杀。但是,现有宰杀装置及辅助固定装置的固定活禽的位置尺寸固定,只能固定一种活禽头部大小,无法调节所需固定活禽头部位置的尺寸,也无法调节切割深度。而通常禽类的头部尺寸不一、姿态不定,若生产线上的宰杀装置或固定装置只能适用于一种尺寸的活禽,适用范围过小。而且自动的禽类宰杀技术能有效降低用人成本,适应“农业现代化”与“集中屠宰”政策。
因此,如何在不修改现有生产线情况下实现对不同禽类割喉放血的精准切割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禽类宰杀装置以在不修改现有生产线情况下实现对不同禽类割喉放血的精准切割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禽类宰杀装置,包括:
头部固定结构,其包括用于夹持固定活禽头部的两个夹持部以及用于带动两个所述夹持部相互靠近和远离的第一移动组件;
喉部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头部固定结构上方,其包括分别抵在活禽喉部两侧的第一侧限位部和第二侧限位部,所述第二侧限位部包括上下设置的两个限位部,所述第一侧限位部位于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切割结构,包括用于切割活禽喉部的刀具组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刀具组件靠近和远离活禽喉部的第二移动组件,所述刀具组件与所述第二侧限位部位于同一侧且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
升降结构,所述头部固定结构、所述喉部限位结构、所述切割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升降结构上,以跟随所述升降结构同步升降;
切割深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刀具组件相对所述第二侧限位部的位置;
信息采集组件,用于采集不同活禽的头部尺寸信息;
控制器,与所述信息采集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所述升降结构、所述切割深度调节结构均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
支撑架、沿竖直方向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升降动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动板升降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控制器可通信连接;
所述升降动板上并列设置有第一顶层支架、第二顶层支架,所述第一顶层支架上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二顶层支架上端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有活动板组,所述头部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下端面,所述刀具组件沿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活动板组上,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九玄(广州)食品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鹤九玄(广州)食品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9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