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屏蔽织物、制造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7612.4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5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贵;倪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闽江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533 | 分类号: | D03D15/533;D03D15/47;D03D15/283;D03D15/25;D03D13/00;D02G3/44;D02G3/12;D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屏蔽 织物 制造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磁屏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屏蔽织物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的密度为200~400根/10cm,所述纬纱的密度为160~320根/10cm,且所述经纱密度大于所述纬纱密度;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均为芳纶与不锈钢纤维混纺制备的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纶与不锈钢纤维的混纺质量比为60~80:20~40;
优选地,所述的芳纶与不锈钢纤维的混纺质量比为63: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线密度为20~100tex;
优选地,所述纱线的线密度为97.2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屏蔽织物的组织结构包括平纹、1/2斜纹或5/3经面缎纹。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电磁屏蔽织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将不锈钢纤维与芳纶混纺成芳纶不锈钢混纺纱,而后依次经过整经、浆纱、穿筘和织造,将芳纶不锈钢混纺纱织造成电磁屏蔽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锈钢纤维在混纺前经过弱酸水溶液或弱碱水溶液浸泡;
优选地,所述弱酸水溶液包括醋酸溶液;
优选地,所述弱碱水溶液包括碳酸钠溶液或碳酸钾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经包括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整经张力,且边部张力大于前区张力;
优选地,所述边部张力大于前区张力4cN;
优选地,距离入车至少5m时执行两边对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浆纱包括采用双浆槽浆纱机上浆,参数设定包括:速度40~50m/min,上浆率8%~13%,回潮率4%~5.5%,伸长率0.5%~0.8%,浆槽温度90℃~94℃,压浆力高压18kN,低压15kN,pH值6~8,浆槽粘度5.5~5.8S;
优选地,在上浆前还包括预烘步骤,所述预烘的烘筒温度为130℃,合并烘筒温度为120℃;
优选地,所述双浆槽浆纱机为HS40型双浆槽浆纱机;
优选地,所述浆槽温度为92℃;
优选地,所述浆纱使用的混合浆液包括1799型聚乙烯醇、205MB聚乙烯醇、TB-255变性淀粉或AC浆料中的两种以上组分;
优选地,所述混合浆液还包括纺织浆料助剂;
优选地,所述混合浆液包括1799型聚乙烯醇30~50份、205MB聚乙烯醇10~15份、TB-255变性淀粉10~30份、AC浆料10~20份和纺织浆料助剂10~20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造包括采用剑杆织机织造所需组织结构的电磁屏蔽织物;
优选地,所述剑杆织机的织机速度为380r/min;上机张力为1300~1500N,综框高度为110mm;
优选地,所述组织结构包括平纹、1/2斜纹或5/3经面缎纹。
10.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织物或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制造方法制备得到的电磁屏蔽织物在制备防磁衣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防磁衣物包括探险服、带电作业人员的作业服、军用帐篷、会议室篷盖布或民用电磁辐射防护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闽江学院,未经闽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76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