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5721.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付怀合;赵斌;颜国庆;刘曼曼;陈瑞;胡彤彤;刘丹青;任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闫超良 |
地址: | 22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相 土地 结构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包括地基主结构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主结构框架(1)的内部连接有若干个横梁(2),所述横梁(2)之间通过若干个竖梁(3)相连,所述竖梁(3)之间通过连接梁(7)相连,所述连接梁(7)与横梁(2)和竖梁(3)之间形成有软土填充槽(5),所述软土填充槽(5)的底部填充有岩石块(605),所述岩石块(605)的顶部设有软土(6),所述软土(6)的内部依次填充有疏水沙(604)、煤渣(603)和砖渣(602),所述软土(6)的顶部设有砂石(601),所述地基主结构框架(1)、横梁(2)和竖梁(3)上均设有若干个填充孔(4),所述地基主结构框架(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排水孔(101),所述连接梁(7)上设有若干个第三排水孔(701),所述竖梁(3)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排水孔(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主结构框架(1)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地基主结构框架(1)的厚度为30-4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横梁(2)的厚度为30-35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3)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竖梁(3)的厚度为25-3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7)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连接梁(7)的厚度为10-15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孔(101)、第二排水孔(301)和第三排水孔(701)的直径均为4-6厘米,所述填充孔(4)的直径为20-25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601)、砖渣(602)、煤渣(603)、疏水沙(604)和岩石块(605)均为叠加结构,所述砂石(601)、砖渣(602)、煤渣(603)、疏水沙(604)和岩石块(605)的厚度为均10-20厘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相软土地基结构 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处理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海相软土沿着四周挖开一个40-50厘米宽度的深沟,深沟的深度为2-3米,然后向深沟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地基主结构框架,浇筑的时候,预留填充孔和第一排水孔;
步骤二:然后在地基主结构框架的内部进行横梁槽的挖掘,宽度为35-40厘米,深度为2-2.5米,再向横梁槽内浇筑混凝土,让横梁与地基主结构框架相连,浇筑的同时也预留填充孔第四排水孔;
步骤三:横梁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竖梁槽的挖掘,竖梁槽的宽度为30-35厘米,深度为2-2.5米,再向竖梁槽内浇筑混凝土,让竖梁、横梁和地基主结构框架相互连接,浇筑的同时预留填充孔第二排水孔;
步骤四:等竖梁混凝土凝结后,对横梁和竖梁之间形成的矩形区域进行挖掘,深度为2-2.5米,然后采用模具进行连接梁的浇筑,等连接梁混凝土凝结后,向软土填充槽和填充孔内填充软土;
步骤五:首先将岩石块投放到软土填充槽和填充孔的底部上,然后再填充软土,再填充疏水沙,然后填充软土,然后依次是煤渣、软土、砖渣、软土、砂石,每一次填充软土的厚度是岩石块厚度的四倍,然后再对另一个矩形区域进行挖掘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筑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57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有机载体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用于鞋类制品或装备的复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