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网用AI隐患缺陷识别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4256.0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8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方磊;华亿明;倪娜娜;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6;H02B1/34;H02K7/116;H02K7/06;H02J13/00;H05K7/14;H05K7/2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王荣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33***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ai 隐患 缺陷 识别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用AI隐患缺陷识别设备,包括机箱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在用来放置数据处理装置的支撑座,所述机箱底部两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外侧套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风扇,所述机箱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本发明中,通过围绕数据处理装置设置的散热风扇对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散热,热量通过散热口散发出去,同时,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第五滑块的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使得固定框和散热风扇在竖直方向上往复运动,散热风扇的风力充分作用在数据处理装置表面,提高散热效果,改善温度过高带来的数据处理速度降低或者CPU烧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隐患缺陷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用AI隐患缺陷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电网是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简称,属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它主要由联结成网的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
现有公开号为CN108512217B,名称为“一种电网运行安全隐患智能识别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安全隐患模型库,综合利用历史安全隐患信息和专家经验等各种因素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对分析获取的重合闸错误、保护失配、备自投、安稳失配等安全隐患智能生成告警信息”,其次,“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SCADA系统遥信数据,记录变电站的遥控权限状态,实现变电站遥控权限定时智能提醒”,最后,“通过对电网深度拓扑分析,实现对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性的智能诊断和提醒”。
上述“一种电网运行安全隐患智能识别方法”中的“安全隐患模型库”、“实时采集和分析SCADA系统遥感数据”以及“对电网深度拓扑分析”的实施或者运行都是基于数据处理装置完成的,数据处理装置在长时间的持续运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然而,现有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用来散热的风扇风力作用面积有限,无法及时将热量散发出去,散热效果较差,影响数据处理装置的数据处理速度,严重时还会烧损CPU。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电网用AI隐患缺陷识别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用AI隐患缺陷识别设备,包括机箱和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机箱内设有在用来放置数据处理装置的支撑座,所述机箱底部两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数据处理装置外侧套接有在竖直方向运动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散热风扇,所述机箱一侧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固定框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三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
所述第三滑块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一L形连杆,所述第一L形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第二L形连杆,所述机箱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与第一L形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自由端与第二L形连杆转动连接;
所述机箱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传动螺杆,所述第一传动螺杆外侧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二L形连杆的自由端与第五滑块转动连接,所述机箱上安装有驱动第五滑块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驱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传动螺杆上的蜗轮,所述机箱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箱两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固定框两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箱顶部两侧连通有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机箱一侧开设有通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拓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4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