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金属复合涂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23952.X 申请日: 2021-03-01
公开(公告)号: CN114989675B 公开(公告)日: 2023-02-28
发明(设计)人: 苏鹏;王世洁;李冬梅;龙武;万小勇;杜春朝;李渭亮;黄亮;黄传艳;李丹丹;宋海;马国锐;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27/18 分类号: C09D127/18;C09D161/06;C09D139/08;C09D179/04;C09D135/06;C09D5/00;C09D1/00;C09D5/08;B05D7/24;B05D7/00
代理公司: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代理人: 贾艳华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非金属 复合 涂层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涂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非金属复合涂层包括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二氟化铅和石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涂层,特别是其在抗挤压、耐酸、耐碱、耐腐蚀、耐油性、耐高温、减磨抗磨性和防刮擦中的至少一种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完井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层易垮塌,油气井泥岩裸露和钻遇破碎时易造成井壁坍塌,导致油气井在生产阶段中管柱卡埋。井壁坍塌导致生产管柱卡埋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油气田的高效开发。为此,需要在管柱卡埋后进行钻磨和侧钻开窗作业但由于目前常规管柱多采用高强度碳钢,普通的钻铣工具难以操作,不利于钻磨和侧钻开窗作业,后期一些修井工作也难以展开,修井费用高。目前较好的解决方案是采用铝合金油管,但铝合金油管腐蚀性和耐磨性都需要借助相应涂层得以提高,但目前市面上的涂层,其耐酸性能有限,经常出现使用寿命未到就无法继续工作,需要更换的情况,这对于井下施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存在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提供了一种非金属复合涂层,其包括重均分子量为25800至50000的聚四氟乙烯、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1500的酚醛树脂、二氟化铅和石墨。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非金属复合涂层还包括底漆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构成所述底漆层的原料包括聚6-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聚4-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聚乙烯亚胺、聚-1,3,5-三嗪、聚乙烯基吡啶、聚三聚氰胺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6-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13200至21400,所述聚4-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的重均分子量为20700至31900,所述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500至700,所述聚-1,3,5-三嗪的重均分子量为17580至19000,所述聚乙烯基吡啶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至200000,所述聚三聚氰胺的重均分子量为25224至44142,所述苯乙烯-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2132.4至36397.2。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6-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的平均粒径为53至438nm;聚4-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的平均粒径为92至395nm;聚乙烯亚胺的平均粒径为76至695nm;聚-1,3,5-三嗪的平均粒径为102至157nm;聚乙烯基吡啶的平均粒径为156至238nm;聚三聚氰胺的平均粒径为146至572nm;苯乙烯-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平均粒径为92至305n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6-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聚-1,3,5-三嗪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质量比为1.3:1.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6-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聚乙烯亚胺和聚-1,3,5-三嗪的质量比为3: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6-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聚乙烯基吡啶和聚4-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的质量比为1.25:1: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乙烯基吡啶、聚三聚氰胺和聚4-乙烯基吡啶-共-苯乙烯的质量比为2:2: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聚三聚氰胺、聚乙烯亚胺和苯乙烯-马来酰亚胺树脂的质量比为1:1.8: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四氟乙烯和所述酚醛树脂构成中间层,所述二氟化铅和石墨构成外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四氟乙烯和所述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2:1至3:1,所述二氟化铅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5:1至1.8:1。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平均粒径为30至200μm,所述酚醛树脂的平均粒径为30至200μm。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氟化铅的平均粒径为30至200μm,所述石墨的平均粒径为30至200μ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9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