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格栅的堆叠式加强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3700.7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亚当·迈克尔·波利托;文斯·S·卡内斯;凯文·巴林顿·约翰逊;马修·史密斯;穆罕默德·谢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52 | 分类号: | B60R19/52;B60K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陈黎明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辆 格栅 堆叠 加强 总成 | ||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机动车辆的格栅的堆叠式加强总成”。一种示例性车辆包括:护板;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所述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包括壳体;以及加强总成,所述加强总成连接到所述护板和所述壳体。所述加强总成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至少部分地嵌套在第二杆内。还公开了一种总成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格栅的堆叠式加强总成。
背景技术
已知机动车辆包括覆盖车身中的开口的格栅。一些车辆还包括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所述主动格栅百叶窗包括被配置为打开或关闭部分或全部格栅的可移动百叶窗。打开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允许空气进入格栅以冷却车辆的一部分,诸如发动机或电机。关闭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减少或阻止空气流入格栅,这通过减少阻力来改善车辆的空气动力学。
发明内容
一种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机动车辆尤其包括:护板;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所述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包括壳体;以及加强总成,所述加强总成连接到所述护板和所述壳体。所述加强总成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至少部分地嵌套在第二杆内。
在前述机动车辆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沿着其相应长度在基本上垂直于所述机动车辆的中心线的方向上延伸。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是第一组杆中的上杆,所述第一组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杆延伸的下杆,所述第二杆是第二组杆中的上杆,所述第二组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杆延伸的下杆,并且所述第一组杆中的所述下杆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第二组杆中的所述下杆内。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杆在所述第一组杆的前方。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杆中的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通过多个竖直支撑件彼此竖直地偏移。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杆被一体地模制以提供一件式结构。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杆由聚合物材料制成。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杆彼此竖直地间隔开。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组杆由金属材料制成。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前支架,并且所述第二组杆中的所述下杆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前支架内。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架直接连接到所述护板。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包括第一后支架和第二后支架,并且所述第一后支架和所述第二后支架经由多个紧固件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一组杆和所述壳体。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后支架和所述第二后支架还经由多个紧固件直接连接到所述机动车辆的车身结构。
在前述机动车辆中的任一者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结构是所述机动车辆的承梁。
一种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方面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总成尤其包括: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所述主动格栅百叶窗总成包括壳体;以及加强总成,所述加强总成连接到所述壳体。所述加强总成包括第一杆,所述第一杆至少部分地嵌套在第二杆内。
在前述总成中的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杆是第一组杆中的上杆,所述第一组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杆延伸的下杆,所述第二杆是第二组杆中的上杆,所述第二组杆包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上杆延伸的下杆,并且所述第一组杆中的所述下杆至少部分地嵌套在所述第二组杆中的所述下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电路、模块及系统
- 下一篇:全固态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