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图像大数据的类增量分类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3442.2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0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罗荣华;黄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764 | 分类号: | 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2;G06N3/0464;G06N3/047;G06N3/048;G06N3/09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黎扬鹏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图像 数据 增量 分类 方法 系统 装置 介质 | ||
1.一种面向图像大数据的类增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初始化训练阶段和增量学习阶段;
所述初始化训练阶段包括:
构建图像的初始数据集;
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集训练初始分类模型;
所述增量学习阶段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集和图像的新数据构建增量学习数据集;
根据所述初始分类模型获取增量学习新模型,根据增量学习数据集和蒸馏算法训练所述增量学习新模型,得到能够识别新旧类别的模型;
其中,所述蒸馏算法使模型的类间距离扩大及类内距离缩小;
所述训练初始分类模型的过程中,采用HM-Softmax作为分类损失函数;
所述分类损失函数的公式为:
其中,为所有训练样本数量,pi为模型对样本xi输出预测概率,当pi小于阈值ε时,
I(pi)=1,否则I(1i)=0;
所述根据所述初始分类模型获取增量学习新模型,包括:
将所述初始分类模型的参数进行冻结,作为旧模型;
对所述旧模型进行结构调整,获得具有类增量学习功能的新模型,作为增量学习新模型;
所述对所述旧模型进行结构调整,包括:
在所述旧模型的全连接层添加k个神经元节点,作为新类别的分类器;
所述增量学习新模型具有s+k个输出节点,s为旧数据中的类别数量,k为新增的类别数量;
所述根据增量学习数据集和蒸馏算法训练所述增量学习新模型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增量学习数据集中获取样本对;
计算所述样本对在所述旧模型上的特征距离,以及在所述新模型上的特征距离,根据所述特征距离获取类间距离和类内距离;
当新模型的类间距离小于旧模型的类间距离时,对所述新模型进行调整,以使新模型的类间距离扩大;
当新模型的类内距离大于旧模型的类内距离时,对所述新模型进行调整,以使新模型的类内距离缩小;
所述根据增量学习数据集和蒸馏算法训练所述增量学习新模型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新模型的分类器输出的logits,以及旧模型的分类器输出的logits;
判断旧模型的logits中的最大预测值是否与标签相符,若相符,根据旧模型的logits调整新模型的参数,以使新模型的logits接近旧模型的logits;若不相符,忽略旧模型的logit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图像大数据的类增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初始数据集和图像的新数据构建增量学习数据集,包括:
从所述初始数据集中获取样本作为旧类别训练数据;
获取新数据,对新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操作包括对新数据中的图像进行尺寸归一化处理以及标注处理;
将所述旧类别训练数据和预处理后的所述新数据进行混合,获得增量学习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图像大数据的类增量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分类模型采用深度残差网络RestNet18作为网络框架,包括17层卷积层和1层全连接层,且第17层卷积层的输出不进行Relu函数激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4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涡流缓速器
- 下一篇:一种电力设施隔离围栏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