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液压夹具油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3003.1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9/03 | 分类号: | F15B9/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压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液压夹具油源,该液压夹具油源中油槽设置于底部,其内储存液压油;油槽上方安装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快进油缸与工进油缸上方安装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与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的活塞顶端连接;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丝杠一端连接;丝杠上的丝母与连接板连接。其有益效果为:该结构通过换向阀的设置控制液压油的合流,获得最大快进油缸所需流量和工进油缸所需压力,满足夹具夹紧压力要求;伺服电机活塞升降提供压力和供油,无需溢流与冷却,节能环保,提升液压油的使用寿命,丝杆和油缸的驱动供油方式极大降低噪音影响;压力传感器可反馈时时压力,并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不同压力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夹具油源,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闭环控制速度和压力的液压夹具油源。
背景技术:
拉伸试验是指在承受轴向拉伸载荷下测定材料特性的试验方法,测试材料在进行拉伸试验的时候,往往需要夹具进行夹持,然而试验中会出现因为试验夹具加持力不够而发生打滑,或者夹持力太大而损坏试样的状况,因此对夹具要求更为严格。在多种夹具中液压夹具夹持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液压夹具能保证被测试件牢固的夹紧,但是,液压夹具在夹持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拉伸试验机中液压夹具的工作状况是,在进行夹紧和松开的时候需要快速,因而需要大的流量,而不需要高的压力;当夹具处于夹紧状态进行试验的时候液压夹具油缸几乎没有移动,只需要大的夹紧力,仅需要高的压力,因而仅需要很小的流量;普通液压夹具的油源采用普通电机带动液压泵,只能输出固定的压力和流量,所以会导致在夹紧高压状态下,大量的高压油需要通过溢流阀进行分流,从而造成了巨大的能量损失,甚至可能达不到所需的高压力和大流量,严重影响测试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2)采用普通电机带动液压泵,导致大量的高压油需要通过溢流阀进行分流,能量外泄导致严重的发热问题,而常规液压站在保压时有溢流发热,通常需要风冷或水冷的方式,这不但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降低了液压油的使用寿命及能源的浪费;
(3)采用普通电机带动液压泵,工作中会产生大量噪音,给操作人员带来困扰。
因此,针对上述缺陷,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液压夹具油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液压夹具油源,包括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器、减速机、丝杠系统、连接板、快进油缸、工进油缸、油槽、感应开关、压力传感器和换向阀;所述油槽设置于底部,其内储存液压油;油槽上方安装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快进油缸与工进油缸上方安装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若干连接孔,该连接孔与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的活塞顶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系统中丝杠的一端连接;丝杠上的丝母与连接板连接,将丝杠的转动,转换成丝母和板连板的直线运动;
所述运动控制器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机内部安装光电编码器计算转速,从而利用转动的圈数乘以丝杠螺距,求出连接板上下运动的极限位置,当检测到连接板已经运动到极限位置时,运动控制器开始控制伺服电机反向转动;
相应的,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油槽出口处,且位于工进油缸进油管路一侧,在工进油缸作用时,压力传感器可时时反馈压力,通过运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输出不同扭矩,可以实现不同的压力控制;
相应的,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的出油口处设置换向阀,通过换向阀控制液压油形成合流或分流,控制其输出方向;
相应的,为了防止运动控制器的失控,作为安全保护,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上设置感应开关,该感应开关设置于连接板上下运动的极限位置对应的油缸上,当连接板到达感应开关位置时,连接板做返回运动;
相应的,连接孔的数量与快进油缸和工进油缸的数量和相对应;
相应的,所有油缸其中两只油缸设置连接于连接板两端,以约束连接板的运动,使其不可以旋转,只能上下运动。
该液压夹具油源的工作流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3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信用交易履约监控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金刚石复相材料表面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