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置上吸式真空吸附输送装置的换垛装置及换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22912.3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刘惠林;孙景鹏;刘英超;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维智能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9/24 | 分类号: | B65H29/24;B65H29/50;B65H29/38;B65H31/32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上吸式 真空 吸附 输送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瓦楞纸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设置排废机构的上吸式真空吸附输送机构及瓦楞纸板生产设备,其至少包括两套堆纸平台,堆纸平台并排设置,堆纸平台设置堆纸状态检测装置,其还包括控制器,所有的装置和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集中控制,其还包括: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设置在堆纸平台和输送段上方,在输送段和堆纸平台上方往复运动;上下推离装置,上下推离装置设置在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上方,将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上的吸附物推送到堆纸平台上,本发明当纸板不够平整时,可通过输送机构强大的吸力,将其平整的吸附在输送机构的下板面,可以将纸板送入送纸辊间的缝隙中,进而不影响后续的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瓦楞纸板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设置排废机构的上吸式真空吸附输送机构及瓦楞纸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在瓦楞纸板加工领域,现有的送纸单元采用输送带传输机构,瓦楞纸板在输送带的上方被输送带传送。此种送纸单元存在以下问题:1、当纸板不够平整时,往往不能将纸板送入送纸辊间的缝隙中,进而影响后续的正常工作;2、其送纸速度慢,导致整个瓦楞纸板的生产线效率低,生产进度慢;3、纸板在输送带上方输送,没有压力使其束缚在输送带上,所以在输送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位置的变动,从而使得后续生产线上的其他操作产生偏差,最终导致瓦楞纸板的废品率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06475.8公开了一种纸箱制作联动机中的真空吸附前缘送纸单元。在其说明书第四页的第三段表明该真空吸附送纸单元的工作方式为:将纸板叠放在送纸单元的机台上,该机台的下方为吸风箱,启动吸风装置的电机,吸风箱的吸引力将纸板紧紧吸附在机台上,然后进行输送。即此种吸附方式为吸附纸板的下方,纸板在输送带上方传送,此种吸附方式存在两个缺陷:1、在生产过程中,总是无法避免的会出现质量残次的瓦楞纸板,此种吸附方式难以实现残次纸板的剔除;2、在最终瓦楞纸板的堆垛时,此种吸附方式不便于堆叠。
鉴于此,提出了一种上吸式真空吸附输送装置,但是在瓦楞纸板的生产设备均会产生废纸,废纸都需要人工捡出或任由废纸送至堆纸区,无排废结构会带来很多问题:1.废纸板很软,不及时排废容易导致其他操作过程中的混乱;2.废纸板送至堆垛区会导致堆纸混乱;3.在高速产出的过程中,人工捡废实现起来较为困难且浪费劳动力,同时捡废过程也容易发生危险。所以排废结构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发明针对该输送装置设计了一种排废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置上吸式真空吸附输送装置的换垛装置,在瓦楞纸板的加工技术领域用于瓦楞纸板的输送及在输送过程中的换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上吸式真空吸附输送装置的换垛装置,其至少包括两套堆纸平台,堆纸平台并排设置,堆纸平台设置堆纸状态检测装置,其还包括控制器,所有的装置和控制器连接由控制器集中控制,其还包括: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设置在堆纸平台和输送段上方,在输送段和堆纸平台上方往复运动;上下推离装置,上下推离装置设置在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上方,将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上的吸附物推送到堆纸平台上。
优选地,上吸真空吸附式输送装置其包括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设置为沿输送方向设置的输送带,负压风箱,负压风箱设置条形吸风口,输送带紧贴负压风箱设置在负压风箱下方,输送带和负压风箱对应设置吸附口,负压风箱和输送装置都设置为至少两组;输送辊轮设置在输送带之间,输送辊轮设置驱动轴,驱动轴由电机驱动,输送辊轮设置为若干排,均布设置;风机,风机的风口和负压风箱连通,为负压风箱提供负压。
优选地,负压风箱设置为一个表面设置吸风口的条形通道,其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负压风箱,输送辊轮设置在条形通道之间,每两组负压风箱之间设置5-15cm的间距。
优选地,负压风箱设置为一个表面设置吸风口的箱体,输送辊轮设置在负压风箱内,探出负压风箱设置在输送带之间,输送辊轮均布在负压风箱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维智能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维智能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9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