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22802.7 | 申请日: | 202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5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师清;沈昊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云上云科技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L51/02;C08F251/00;C08F220/58;C08K3/30;C08K3/16;C08K5/098;C08K3/2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病毒 功效 复合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凝胶材料的制备;2)钛锌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氢氧化钠、锌盐和钛盐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水浴加热至反应温度后;加入硬脂酸和乙醇,搅拌,反应得到固液混合物,对固液混合物进行反复过滤和洗涤,干燥,研磨后,得到钛锌复合材料;3)将步骤1)得到的水凝胶与步骤2)所得钛锌复合材料偶合得到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复合水凝胶;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兼具天然、绿色、对人体无危害、在可见光作用下就可以实现一种抗病毒和杀灭病毒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病毒材料的研制对于保护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其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已有的抗病毒材料主要包括金、银、铜、锌、镁、氧化钼、氧化锌、二氧化钛、碘化铜等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比如,重金属银等盐类均能与蛋白质中的巯基发生反应,或者置换酶中金属离子,使大多数酶失活,从而杀死病毒。但这些材料使用不当容易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将其与载体材料以特定方式结合,抗病毒成分的安全性有可能得到改善。纳米载体材料由于候选材料以及结构的多样性,特定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毒性/药代动力学等等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也存在载体材料的生物兼容性、自身的有害成分风险等。文献报道的光催化降解的抗病毒材料很多也是需要在在紫外光作用下才有效果。水凝胶作为一种三维聚合物网络,能够容纳自身体积几十甚至上百倍的水。在生物医药、污染物吸附、催化剂载体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自然界原料制备的天然水凝胶具有材料来源广泛,溶胀性能良好等优点,但也存在机械强度差、环境响应低、应用范围单一等缺点。
专利申请CN103768008A中提出一种儿童型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要用凝胶,该专利文献所采用得凝胶制备方式是采用凝胶单元来物理装载抗病毒药物,例如QQ糖、果冻、果昔等载体,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与凝胶基质是物理被包裹的关系。
专利申请CN101190178B中提出一种可局部成膜的抗病毒凝胶,采用的时羟烷基纤维素支链上的羟基与水杨酸、单宁酸等发生酯化反应形成凝胶质膜。抗病毒药物是通过物理混合的方式存在于该凝胶中。
专利申请CN1129573A中提出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经皮吸收的制剂,该制剂采取的是通过中药药引子如三萜类皂苷、精油、齐墩果酸、熊果酸来增强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及其类似物的经皮吸收效率。其中赋形剂采用的是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仍然采取的是物理包裹的方式。
专利申请CN108542954A中提出了一种抑菌抗病毒的中药凝胶制剂,其中抗病毒的成分为重要提取物,例如苦参、金缕梅、海藻肽等,凝胶制剂为卡波姆凝胶,通过物理包裹的方式将抗病毒成分混合到凝胶中。
但上述专利采样的原材料材料不能兼具天然、绿色、对人体无危害的作用,且产品不能实现在可见光作用下就能达到抗病毒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功能化天然水凝胶的偶合钛锌复合材料,该材料兼具天然、绿色、对人体无危害、在可见光作用下就可以实现一种抗病毒和杀灭病毒的功效。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抗病毒功效的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凝胶材料的制备:将羧甲基纤维素与水混合,使羧甲基纤维素的质量浓度为(1-5) g/100mL,待羧甲基纤维素完全溶解后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将溶液放入冰水浴预冷 10-20min后加入N-异丙基丙烯酰胺继续搅拌直至溶液中无残余固体,放入40-70℃的恒温水浴锅中反应1-2h得到水凝胶;
2)钛锌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氢氧化钠、锌盐和钛盐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水浴加热至反应温度后;加入硬脂酸和乙醇,搅拌,反应得到固液混合物,对固液混合物进行反复过滤和洗涤,待洗涤液的电导系数接近于去离子水的电导系数停止洗涤,将固体在40-80℃下真空干燥4-24小时,研磨后,得到钛锌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云上云科技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未经浙江云上云科技有限公司;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22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丝杠副的减振装置
- 下一篇:智能信用交易履约监控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