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质生物炭电子传递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8789.8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辉;西娅·辛;郑楚菁;石岩;杨卫春;廖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01B32/05;C12R1/01;C02F1/28;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长沙知行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0 | 代理人: | 严理佳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质 生物 电子 传递 强化 微生物 还原 六价铬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质生物炭电子传递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含有六价铬的待处理水、具有电子传递能力的木质生物炭、以及具有还原六价铬能力的微生物混和后进行培养处理操作,以强化微生物对六价铬的还原效果;其中,所述具有还原六价铬能力的微生物为Leucobacterchromiireducens LYC‑2,所述微生物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6823。本发明能能够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效率、并且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还可以产业化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质生物炭电子传递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铬及其化合物在化工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金属电镀、皮革制剂、工业颜料等行业使用,然而在废水排放时含铬污染物通常会有残留,将含铬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环境水体中,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目前常见的含铬废水治理技术主要有:电解法、化学沉淀法、生物法等。其中,电解法修复操作简便,但具有设备要求高、耗电量高、产生污泥量大等短板;化学沉淀法操作相对便捷、修复周期短,但存在残留物较多、难以处理的问题。
铬在自然环境中主要以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形式存在,相较于六价铬,三价铬毒性较低,且稳定性较高,对人体危害较小。利用生物还原六价铬对环境影响最小,成本低廉,已成为解决含铬废水的关键手段之一。专利号为 201910681909.0的中国专利发明专利公开了《一株白色杆菌及其在还原六价铬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名为Leucobacterchromiireducens LYC-2的白色杆菌,在48小时内可使水中的100mg/L的六价铬100%还原,效果显著。然而,微生物还原六价铬速度相对较慢,为降低水力停留时间,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强化还原速率。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木质生物炭电子传递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处理方法,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微生物在还原六价铬时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木质生物炭电子传递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处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在还原六价铬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木质生物炭电子传递强化微生物还原六价铬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
混合,将具有电子传递能力的木质生物炭以及具有还原六价铬能力的微生物,与含有六价铬的待处理水进行混和,得到混合处理液;
对所述混合处理液进行培养处理后,得到对六价铬还原后的水体;
其中,所述具有还原六价铬能力的微生物为Leucobacter chromiireducens LYC-2;所述微生物经鉴定为白色杆菌(Leucobacter chromiireducens)LYC-2,所述微生物的拉丁文分类命名为:Leucobacter chromiireducens,所述微生物的菌株已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所述微生物的保藏日期为2018 年11月26日,所述微生物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6823。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步骤包括:将所述含有六价铬的待处理水、所述具有电子传递能力的木质生物炭、以及LB液体培养基进行混合,形成待处理体系,然后在所述待处理体系中加入所述微生物;
其中,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中各成分的质量体积比包括:蛋白胨1~5%,酵母浸粉0.1~5%,NaCl 0.1~3%。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在所述微生物在被加入至所述待处理体系之前,将所述微生物接种于另一所述LB液体培养基中,使所述微生物的溶液经活化和扩大培养至600nm处吸光度为0.9~1.1后,将所述微生物溶液按1~10%的体积比加入至所述待处理体系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8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