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热蒸汽多热源混供自动调节系统以及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7350.3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7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胡文新;徐清;陈艳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联热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06 | 分类号: | F24D1/06;F24D1/0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涂三民 |
地址: | 21402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热 蒸汽 热源 自动 调节 系统 以及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供热蒸汽多热源混供自动调节系统以及调度方法,它包括供热蒸汽设备连接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设备连接系统包括第一、二热源点、用热片区、第一、二供热蒸汽管道与主供热蒸汽管道,且第一热源点包括背压机,第二热源点包括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发电机;在第一、二供热蒸汽管道上设有电动控制阀、流量、温度及压力计量器、汽水分离器、疏水阀、自动疏水器、手动阀、电动及手动调节阀,在主供热蒸汽管道上设有流量、温度及压力主计量器;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本发明最大限度地满足热源点背压经济运行、供热蒸汽过热输送、热用户用热节能和热负荷调度的匹配性和时效性,切实避免人员至现场操作的延误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蒸汽管道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供热蒸汽多热源混供自动调节系统以及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蒸汽型集中供热项目,其中热源点易受供热片区热负荷昼夜间的峰谷波动,一般配置背压机+抽凝机的供热生产模式,背压机带基本负荷,抽凝机调峰补充来达到供需平衡。供热管网同样易受峰谷负荷影响,导致输送管径配置不合理,有冷凝水析出,诱发蒸汽管网水击爆管现象。热用户设施则易受冷凝水水击危害,需要疏排放保安全,该部分热量被直接被排放至空气中,未能被有效利用。另外供热片区在季节性变化的影响下,片区热负荷变化显著,峰谷矛盾更加突出,需要供热系统调度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平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供热蒸汽多热源混供自动调节系统以及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拓宽了热源点供热机组背压经济运行的幅度,提高供热管网与热负荷匹配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冷凝水析出,打通了上下游安全经济的瓶颈,实现了热负荷实时自动调配,最大限度地满足热源点背压经济运行、供热蒸汽过热输送、热用户用热节能和热负荷调度的匹配性和时效性,切实避免人员至现场操作的延误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热蒸汽多热源混供自动调节系统,它包括供热蒸汽设备连接系统和自动调节系统;
所述供热蒸汽设备连接系统包括第一热源点、第二热源点、用热片区、第一供热蒸汽管道、第二供热蒸汽管道与主供热蒸汽管道,且第一热源点包括背压机,第二热源点包括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发电机;
所述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控制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
所述背压机与第一供热蒸汽管道相连,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发电机与第二供热蒸汽管道相连,主供热蒸汽管道与用热片区相连,第一供热蒸汽管道、第二供热蒸汽管道和主供热蒸汽管道与异径三通的三个接口相连;
在背压机后方的第一供热蒸汽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电动控制阀、第一流量计量器、第一温度计量器、第一压力计量器、第一汽水分离器、第一阀门组前流量计量器、第一阀门组前温度计量器、第一阀门组前压力计量器、第一混供调节阀门组、第一阀门组后流量计量器、第一阀门组后温度计量器、第一阀门组后压力计量器;
在所述第一汽水分离器上连接有第一汽水分离管道,第一汽水分离管道上设有第一疏水阀与第一自动疏水器,第一自动疏水器设置在第一疏水阀的后方;
所述第一混供调节阀门组包括第一手动阀、第一电动调节阀与第一手动调节阀,第一手动阀安装在第一供热蒸汽管道上,在第一阀门组前压力计量器与第一阀门组后流量计量器之间的第一供热蒸汽管道上并联两条支管,在每条支管上均设有两个第一手动调节阀与一个第一电动调节阀,第一电动调节阀位于两个第一手动调节阀之间;
在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发电机后方的第二供热蒸汽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二电动控制阀、第二流量计量器、第二温度计量器、第二压力计量器、第二汽水分离器、第二阀门组前流量计量器、第二阀门组前温度计量器、第二阀门组前压力计量器、第二混供调节阀门组、第二阀门组后流量计量器、第二阀门组后温度计量器与第二阀门组后压力计量器;
在第二汽水分离器上连接有第二汽水分离管道,第二汽水分离管道上设有第二疏水阀与第二自动疏水器,第二自动疏水器设置在第二疏水阀的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联热力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联热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7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