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13423.1 | 申请日: | 2021-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成;卢文雅;王浩宇;游勇;赵建强;周鸣强;王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323/16 | 分类号: | C07C323/16;C07C323/49;C07C3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熠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0 | 代理人: | 杨兵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代 联烯硫醚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为将催化剂铜盐、碱、乙炔基环碳酸酯(Ⅱ)或炔基氨基甲酸内酯(Ⅲ)、硫醇/酚(Ⅳ)溶于反应溶剂中,20‑40℃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分离纯化得到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本发明制备得到一类新的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拓展了功能性有机合成砌块联烯硫醚的种类;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新颖、简捷、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收率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联烯及其衍生物常作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于合成一些结构特殊或是有药物活性的分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出了大量高效的方法用于构建各种功能性联烯。
在这些结构多元的联烯中,联烯硫醚广泛用于复杂化合物的合成,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合成砌块,如图1所示。例如,联烯硫醚与卤素等亲核试剂合成多取代烯烃(如图1中的iv);联烯硫醚也应用于噻唑、呋喃、吡喃的合成中(如图1中的v);另外,联烯硫醚还是合成α-烯基β-丁内酰胺的前体(如图1中的vi),而α-烯基β-内酰胺则是天然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关键结构也是其重要合成中间体。因此,多官能团取代的联烯硫醚在复杂化合物的合成中是有广阔的应用潜能的。通过简单温和的条件高效地合成联烯硫醚依旧是一个值得探讨和开发的研究领域。
目前,硫化物与炔基化合物的反应是应用较为广泛的联烯硫醚合成方法之一。但是反应中常用到丁基锂、叔丁醇钾等强碱,反应需要低温和惰性气体保护,操作不便;或是反应选择性不高,产物除了联烯硫醚还伴随着炔基硫化物(如图1中的i)、聚合物(如图1中的ii)、硫醚氧化物(如图1中的iii)等副产物生成。
因此,研发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合成联烯硫醚,以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反应选择性,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提供一类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Ⅰ)所示的结构:
其中,X选自羟基、对甲苯磺酰胺基或甲磺酰胺基,R1选自H、卤原子或烷基,R2选自烷基或芳基。
本发明所提供的这类结构新颖的化合物的应用价值在于:是一类多功能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合成多取代烯烃、芳香性杂环和以及应用于含有β-丁内酰胺结构骨架的天然产物或药物的全合成中。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取代联烯硫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催化剂、碱、乙炔基环碳酸酯(Ⅱ)或炔基氨基甲酸内酯(Ⅲ)、硫醇/酚(Ⅳ)溶于反应溶剂中,于20-40℃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分离纯化得产物(Ⅰ),如下述所示:
其中,所述催化剂为铜盐,所述反应溶剂为有机溶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铜盐选自醋酸铜,三氟甲烷磺酸铜,硫酸铜,六氟磷酸四乙腈铜,四氟硼酸四乙腈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中的一种。
其中,进一步优选采用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因为产率最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碱选自三乙胺、二异丙基乙基胺、二环己基甲胺、4-(N,N-二甲氨基)吡啶、三乙烯二胺、碳酸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进一步优选采用二异丙基乙基胺,因为产率最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乙腈、1,4-二氧六环、乙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更进一步优选二氯甲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13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射灯的可控风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用防护服高透气性面料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