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气体尾气智能回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07728.1 | 申请日: | 2021-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7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燕;林素贞;刘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安德科铭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53/78;B01D53/40;B01D53/4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浩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0 | 代理人: | 石艳丽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气体 尾气 智能 回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电子气体尾气智能回收装置,包括基板(1)和操控台(49),所述基板(1)顶部的一端设置有操控台(4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处理机构(2)、检测机构(3)、第二处理机构(4)、第三处理机构(5)、气体除潮机构(6)和电子气体收集罐(7),所述基板(1)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处理机构(2),所述基板(1)顶部位于操控台(49)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处理机构(4)和第三处理机构(5),所述基板(1)顶部位于操控台(49)的另一侧设置有气体除潮机构(6),且基板(1)顶部位于第一处理机构(2)的侧边安装有电子气体收集罐(7);
所述第一处理机构(2)包括第一处理箱(8)、杂质收集盒(9)、电子气体进口(10)、过滤网(11)、过滤腔(12)、水洗腔(13)、第一通气管(14)、连通管(15)、第一出气口(16)、第一填料层(17)、第一定位板(18)和固定板(19),所述第一处理箱(8)固定安装在基板(1)顶部,且第一处理箱(8)内部的低端设置有过滤腔(12),所述过滤腔(12)内部的顶端安装有过滤网(11),所述第一处理箱(8)的低端设置有杂质收集盒(9),且杂质收集盒(9)滑动设置在过滤腔(12)内,所述杂质收集盒(9)与过滤腔(12)之间密封连接,所述过滤腔(12)的顶端设置有电子气体进口(10),且电子气体进口(10)位于过滤网(11)和杂质收集盒(9)之间的区域;
所述第一处理箱(8)内位于过滤腔(12)的上设置有水洗腔(13),且水洗腔(13)与过滤腔(12)之间通过密封隔板连接,所述过滤腔(12)内设置有连通管(15),且连通管(15)的端部伸入水洗腔(13)内部的低端,所述连通管(15)位于水洗腔(13)内部低端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通气管(14),且第一通气管(14)整体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通气管(14)外侧等距设置有第一出气口(16);
所述检测机构(3)包括检测箱(25)和酸碱检测仪(26),所述第一处理箱(8)侧壁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检测箱(25),且检测箱(25)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酸碱检测仪(26),所述操控台(49)电性连接酸碱检测仪(26),且酸碱检测仪(26)的检测头伸入检测箱(25)内部,所述第一处理箱(8)的顶端成弧形结构,且第一处理箱(8)的顶部安装有第二通气管(24),所述第二通气管(24)的端部与检测箱(25)的顶部连接;
所述第二处理机构(4)和第三处理机构(5)均包括第二处理箱(31)、第二出气口(32)、第二水泵(37)、第二连接管(38)和第二喷液口(39),所述基板(1)顶部位于操控台(49)的侧边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处理箱(31),且两个第二处理箱(31)内部的低端分别设置有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所述检测箱(25)的低端安装有第三通气管(27),且第三通气管(27)的外部分别连接有第一通气支管(28)和第二通气支管(29),所述第一通气支管(28)和第二通气支管(29)的端部分别伸入两个第二处理箱(31)内部的低端,且第一通气支管(28)和第二通气支管(29)位于第二处理箱(31)内部的一段等距设置有第二出气口(32);
所述第一通气支管(28)和第二通气支管(29)的外侧均安装有电磁阀(30),所述第二处理箱(31)内,所述基板(1)顶部位于两个第二处理箱(31)侧边均安装有第二水泵(37),所述第二水泵(37)的进水端与第二处理箱(31)的低端连接,所述第二水泵(37)的出水端安装有第二连接管(38),且第二连接管(38)的端部伸入第二处理箱(31)内部的顶端,所述第二连接管(38)位于第二处理箱(31)内部的一段等距设置有第二喷液口(39),所述第二处理箱(31)的顶部均安装有第四通气管(40),且两个第四通气管(40)的端部连接有第五通气管(41),所述第五通气管(41)及连通管(15)外侧均安装有单向阀(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安德科铭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安德科铭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77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节点开关TV单元柜
- 下一篇:投票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