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距划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04152.3 | 申请日: | 202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7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泽策;胡智博;任国强;王艳华;赵硕;杨帆;王晓雅;张关震;曲萌;王吒;杨海素;王顺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7/04 | 分类号: | B25H7/04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任昕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划线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距划线装置,它包含滑台(10)、承样台(7)和样品固定架(8),所述滑台(10)与承样台(7)固定连接,承样台(7)上配合连接有样品槽(9),样品槽(9)上活动安装有样品固定架(8);所述滑台(10)的背面设有背板(4),所述背板(4)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3),所述背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背板(4)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与侧板(3)配合连接。本发明不需要再使用高硬度刀头刻打标记损伤试样表面,即可固定标记间距划线又可任意调节标记间距,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记颜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距划线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拉伸试验中为测定断后伸长率,通常需在拉伸试样表面将标距按要求等分划线标记,并要求不得用引起过早断裂的缺口做标记。现有标距划线装置通常采用高硬度刀头连续打点标记,针对铝合金、铜合金等试样,打点过程易损伤试样表面,并影响最终实验数据,且不可任意调节打点间距,表面深色试样上不易发现打点标记,导致试验无效。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标距划线装置,在等分划线过程中不损伤试样表面、即可固定标记间距划线又可任意调节标记间距,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记颜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距划线装置,在等分划线过程中不损伤试样表面、即可固定标记间距划线又可任意调节标记间距,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标记颜色。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标距划线装置,它包含滑台10、承样台7和样品固定架8,所述滑台10与承样台7固定连接,所述的承样台7上配合连接有样品槽9,该样品槽9上活动安装有样品固定架8。
优选的,所述滑台10的背面设有背板4,该背板4的两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板3,所述背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背板4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板2,该定位板2与侧板3配合连接,所述侧板3内壁连接有导向轴1和滚珠丝杠12,所述滚珠丝杠12上配合连接有滑块6和摇把13,所述滑块6与导向轴1滑动连接,所述摇把13通过滚珠丝杠12驱动滑块6,所述样品槽9上表面具有V型凹槽,该凹槽延伸方向与滚珠丝杠12及导向轴1平行,并且与摇把13互不干涉,所述样品固定架8为C型结构,该样品固定架8上端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81。
所述侧板3为门型结构,门型开口位于样品槽9延伸方向,所述侧板3内侧面设置有凹槽31,所述定位板2的两端面设置有凸台22,所述定位板2与侧板3插入式连接。
所述滑块6的背面螺纹连接有弹簧柱塞61,弹簧柱塞61头部与定位板2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2正面设置有定位凹槽21,所述弹簧柱塞61的头部通过滑块6驱动在定位凹槽21之间滑动,所述滑块6贯穿设置有划线伸缩杆62,划线伸缩杆62与滑块6滑动连接,所述滑块6正面螺纹连接有高低固定螺丝63。
所述划线伸缩杆62的底部通过螺钉连接有划线片64。
所述划线片64具有贯穿长条凹槽,且划线片64平行于样品槽9上表面,长条凹槽垂直于样品槽9的V型凹槽延伸方向。
一种标距划线装置进行标距划线的步骤:
步骤1,按标距划线间距与定位板凹槽21间距是否相同选择是否安装定位板2。当标距划线间距与定位板凹槽21间距相同时,将凸台22对齐插入凹槽31;当标距划线间距与定位板凹槽21间距不同时,不安装定位板2。
步骤2,将待测拉伸试样放置于样品槽9中,根据试样的尺寸调整样品固定架8之间的距离,通过旋紧固定螺杆81将拉伸试样压紧固定在样品槽9中。
步骤3,安装定位板2时,转动摇把13将弹簧柱塞61的头部移动卡进标距划线起点位置的定位凹槽21中;未安装定位板2时,转动摇把13将滑块6移动至标距划线起点位置;调节划线伸缩杆62上下移动,使划线片64接触拉伸试样,拧紧高低固定螺丝63,再使用适当染料沿长条凹槽对试样划线,得到标距划线起始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04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弹簧上做数字标识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验动物脏垫料处理装置